据中国农科院万方浩研究员于2005年主编出版的《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统计,截至当年,我国主要农林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88种。这些生物的老家分布于世界各地,入侵途径既有人为引起,也有原因不明的传入。如今5年过去了,专家担心,生物入侵的品种可能已更多。
围绕着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与反入侵,特别是一些农作物害虫和繁殖力强的植物,国家有关部门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关注。“主要是由海关和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将它们拒之门外,机场、港口是最主要的关口。”张安国说,“不过,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才提出‘生物入侵’这一概念。一般而言,入侵生物只要在初期防控得力,还是可以控制住的,现有的农药对入侵的有害生物大都有效。”然而,两位专家均表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并开始在局部地区繁殖,想要彻底铲除的可能性很小,水葫芦等入侵生物即是明证,促使它们与本地物种兼容的可行性更大。另外,对外来入侵生物加以利用,是一条解决入侵危害的更好途径,如小龙虾本是入侵生物,却成了人们喜爱的美食,成为一条新兴养殖产业。
王永模半开玩笑地说,对某些入侵生物,吃,也许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例如,小龙虾繁殖力再强,也抵不住人们“油焖”,如今已需要靠人工养殖。不过困难的是,不是所有的入侵生物都可以吃。(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