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粮食生产还能不能连年丰收?老百姓对农产品有哪些新需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全球农业科技竞争面前该怎样作为?……
来自全国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的专家,以及农业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日前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上,对这些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认为,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今后应当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益性定位的发展之路,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发挥强大支撑作用。
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会上说,尽管我国粮食连续五年增产,预计今年粮食产量也将获得一个好收成,但从中长期看,作为一个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不断加大、矛盾越来越多,保障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提升的任务艰巨。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他解释说,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农产品加工用途不断拓展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产品需求总量较快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据测算,到2020年,粮食、食用植物油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11450亿斤和2900万吨,分别比2008年产量多出880亿斤和 2000万吨左右,保障有效供给任务艰巨。
另一方面,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的约束不断增强。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人均耕地面积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资源总量短缺,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的27%。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2005年至2008年我国粮食因自然灾害损失分别达690亿斤、 894亿斤、1079亿斤和607亿斤。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在不少地方仍然依靠传统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而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标志,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竞争。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催生了一批以生物育种为代表的农业新兴产业。我国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生物谷Bioon.com)
关于GBCF
2009全球生物产业资本论坛(GBCF2009)” 将邀请生物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者、国际投资机构高管和顶级科学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冀望理性的讨论和思考能对生物产业投资市场走向成熟有所裨益,借以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论坛为北美企业与中国企业商务洽谈搭建沟通桥梁,为国内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开拓渠道,促进海内外生物产业的高效发展,论坛本着务实、高效的原则,同期推出中美专项对接活动,邀请来自北美上市公司、投资机构20-30家,国内40~60生物企业及投资机构,遴选80~100个国内外生物产业项目,组织多种形式的项目交易和合作洽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