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已建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和复份库各1个、中期库10个,资源圃32个,保存着220多种作物共计38万余份种质资源,为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物资基础。
二、优良品种选育
1.杂交稻选育工作举世瞩目
我国杂交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两优培九”等超级杂交稻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2.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提升了玉米产业
1990年以来,以“掖单13”、“农大108”、“郑单958”为代表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的推广,为我国玉米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3.优质小麦推广迅速,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获重大进展
以“郑单9023”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成功,推动了小麦品种更换和优质化进程。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小麦育种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4.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选育获重大突破
目前,有42个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通过审定,推广面积超过抗虫棉种植面积的60%。三系杂交品种“银棉2号”的选育成功,标志着我国棉花分子育种整体水平居国际领先。
5.高油大豆选育成效显著
一大批高油大豆品种的选育成功,加速了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高油大豆品种的推广。2004年国家1000万亩高油大豆示范区平均单产184公斤,含油率2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居世界领先水平,品种基本实现“双低”化
全国“双低”油菜品种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40%提高到2004年的70%以上,在改善品质的同时,也增加了种植效益,促进了油菜产业的发展。
7.蔬菜、花卉品种的选育丰富了市场,促进了出口创汇
甘蓝、番茄、辣椒、黄瓜、大白菜、牡丹、兰花等蔬菜、花卉育种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新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蔬菜出口额达到37.96亿元,花卉达到0.62亿元。
8.果茶良种推广步伐加快,脱毒种苗和无性系茶园面积迅速扩大
“十五”期间,全国重点推广了茶树优良品种19个,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由2001年的10%提高到2005年的35%;重点推广了水果优质品种110个,优质果率由2001年的30%提高到2005年的45%以上。2004年水果出口额达到16.47亿元,茶叶达到4.37亿元。(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