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系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一对好养、优质、高产的春用蚕品种,目前在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等省占的比例都很大。
品种特性:该品种孵化齐一,蚁蚕有逸散性,稚蚕期趋光性强。要注意扩座、匀座且要注意超前扩座:各龄眠起齐一,眠性快,催眠期短,加眠网要适当偏早。起蚕活泼,逸散性强,壮蚕期蚕儿趋光性和趋密性,易密集成堆,要注意匀蚕。壮蚕期食桑快而旺盛,要注意匀叶补叶,壮蚕用叶要适熟偏老,不能用嫩叶,否则蚕体虚胖、后期死蛹多。蚕体大而结实。熟蚕老熟齐蛹、结上层茧,茧形大而匀整,茧色洁白。每张蚕种产茧量如果在45Kg以上,需食桑叶700Kg以上。
适应范围:适应在我省推广。
饲养要点:1、属于高积温催青品种,催青期为11日,催青后期温度宜偏高些;2、收蚁不宜感光过早,避免蚁蚕逸散而消耗体力;3、该品种为多丝量品种,小蚕期应保持高温多湿环境,但不能超过29℃,以免发生三眠蚕;4、稚蚕期趋光性和趋密性强,要注意超前扩座和调匾,以防食桑不匀而影响发育齐一和匀整;5、食桑行动活泼,各龄盛食期要注意饱食,特别是5龄第4、5日;6、壮蚕期用叶适熟偏老,不能用嫩叶,否则体质虚胖,后期死蛹多,降低茧质。避免给湿叶和发粘变质叶,以防感染细菌病,增加簇中死蚕和死笼茧;7、上簇集中而涌,营茧快,上簇前要充分做好准备,熟蚕宜适熟偏生,上簇不能过密以减少双宫;8、壮蚕期和簇中应注意通风排湿,减少簇中死蚕和不结茧蚕;9、起蚕要注意添食氯毒素叶,上簇前也可添食一次,以免发生后期死蛹影响茧质。(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