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育5号(96中6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89年用冀5418与豫西832杂交经6年选育而成。1998~2000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均居首位。进入2000~2001年河南省生产示范试验。
特征特性
幼苗茁壮,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多。春季起身快,拔节早。穗层整齐,边行优势强。抗干热风。耐穗发芽。高抗条锈,中抗纹枯和赤霉病,叶锈、白粉和叶枯病较轻。株高70~75CM,茎杆弹性好,抗到伏能力强。后期灌浆快,落黄好,成熟较早。亩成穗40~45万,每穗35粒,千粒重43~48G,高产潜力大,上等肥力地可达9800KG/HM2。籽粒饱满,粒色黄亮,大小均匀。角质。黑胚率低于0.5%。容重(820G/L)高而稳定,商品性好。经测试其面粉品质达到国家中筋粉标准。
产量表现
1998~1999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产量8328KG/HM2,比豫麦21增产11.18%,达极显著水平,居10品种之首。1999~2000年产量8858.7KG/HM2,增产6.2%,仍达极显著水平,居11品种之冠。
栽培要点
它适于豫中北部、冀南、皖北、苏北、鲁西南高产麦棉套作地区作早中茬及晚茬种植。播期:早茬10月5~10日,晚茬至10月底。播量:早茬90KG/HM2,晚茬适当增加但不超过150KG/HM2。播前重施基肥农家肥7.5万KG/HM2,纯氮225KG/HM2,五氧化二磷120~180KG/HM2,硫酸钾225~300KG/HM2。结合冬灌施尿素75~150KG/HM2。拨节期施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12.5KG/HM2。出苗后亩茎数超过80万则镇压或深中耕,控上促下,控旺转壮。浇好封冻水,尤其苗情较弱亩茎数60万以下则早浇封冻水。返青期不施肥浇水,早划锄以通气、保墒和增温,促进根系发育。起身期苗茎数超过95万应深中耕,加速两级别分化。拨节至孕穗期根据苗情、墒情如果群体较小则可提前施肥浇水;过旺麦田不追肥。2月中旬3月初喷施粉锈宁防治白粉病,4月20日前后喷施芬锈宁、氧化乐果防治白粉病及蚜虫。开花后适时灌水。灌浆期还可喷磷酸二氢钾或其它有效生长调节剂,以提高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