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获悉,该所在生物农药除虫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开发了从良种选育、推广种植,到除虫菊酯提取、精制技术等成套技术。在这一技术支持下,我国除虫菊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特别是由除虫菊干花制取的除虫菊酯农药原药产量已占到全球30%~40%。
据主持完成除虫菊产业化开发项目的该所研究员邱明华介绍,除虫菊是目前世界上惟一集约化栽培的杀虫植物,是国际上发展的热点。我国农业部2000年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中,天然杀虫剂除虫菊酯列在要求使用农药的首位。2002年,除虫菊产业化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获得2200万元专项支持,同时还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据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初,昆明植物所就开始除虫菊的推广种植和应用的研究,培育出了除虫菊酯平均含量超过1.5%、最高含量达2%、最高产量超过140千克/亩的优良品种,目前正在利用神舟5号和29号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种子,进行太空诱导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该所还完成了除虫菊酯提取和精制加工中间试验,研发成功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在云南建起2套2000升的大型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设备和规模化生产的精制生产设备。他们利用纳米技术进行了除虫菊干花超细粉和纳米粉的研制,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国外大公司认可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较简单的方法制备纯度在国际上领先的标准品。
该所还协助相关企业首次在我国建立了除虫菊酯产品的企业标准,建立了原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残留分析方法,开发了整套产业化技术,帮助企业获得近20个除虫菊酯农药临时登记,并协助相关企业制订了4个与除虫菊酯农药相关的企业标准,改变了我国天然除虫菊酯农药和家用卫生产品空白的局面。
背景链接:
除虫菊又称白花除虫菊,是目前世界上惟一集约化种植的杀虫植物。从除虫菊干花中提取的除虫菊酯是国际粮农组织推荐使用的主要生物农药,具有杀虫高效、安全、无残留、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环保的杀虫剂产品,也是替代高毒化学农药最理想的杀虫剂,被广泛运用于农作物、畜牧、仓储、庭院、医药、化妆品等杀虫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