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8名诺贝尔奖得主近日联合发表公开信支持进化论,呼吁教育工作者反对将“智能设计论”列入课本。诺贝尔奖得主们强调,进化论是生物学“不可或缺的基础”。由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作家伊利·威塞尔牵头执笔的这封公开信,于9月16日在媒体发表。从1976年到200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其他37名科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信上签了名。
什么是智能设计理论?为什么人们将它与进化论相提并论?这些理论问题的讨论为什么能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这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19世纪末,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观点时,举世皆惊。那些笃信上帝、从字面意思理解《圣经·创世纪》的信徒们相信,上帝在7天内创造出人类和世间万物。在他们看来,相信“人和猴子拥有同一祖先”的人都是疯子。
时代不断进步,科学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客观证据的发现使得进化论不断完善,成为唯一能够解释地球物种如此多样的理论。然而,这一切并未能改变宗教保守派对进化论的反感。在美国,尤其如此。
大约150年前,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后,这一理论在美国一直“滞销”。笃信上帝的美国人认为,这一理论挑战了上帝的权威。
1925年,田纳西州代顿市的中学教师约翰·斯科普斯被“神创论”的支持者告上了法庭。原来,当时田纳西州的法律禁止在中学讲授违反《圣经》的理论,而约翰·斯科普斯却违反这条法律讲授了进化论。“神创论”的支持者把进化论歪曲简化成“人是猴子变来的”,因此这次审判又被称为“猴子审判”。
尽管“神创论”的荒谬在这场审判中显露无遗,但约翰·斯科普斯仍被定罪。当时,其他两州——佛罗里达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的法律仍禁止教授进化论。1968年美国最高法院打击了此类州法律,但一些州转而要求学校在教授进化论的同时也教授“创造科学”。不过这种作法再次遭到最高法院否定。最高法院在1982年和1987年两次作出裁决:在公立学校以任何形式教授“神创论”都违反规定美国是政教分离国家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神创论”无法进入公立学校的生物课堂,宗教保守派就发明出“智能设计”理论。按照他们的理论,生命的起源、物种的多样、器官的构成是一个非常的过程,所以只有某种更高级的智慧——某个设计者——能够制造出来。
最高法院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在1987年的审判中的判决词给了反达尔文人士以可乘之机。斯卡利亚法官说,基督教徒“作为一个非宗教性事件,有权向其学校提供任何能够反证进化论的科学证据”。
这句强调进化论弱点与不足的判决词,现在已经成为推动智能设计理论运动的核心。
从“神创论”到“智能设计”
科学语言描述“造物者之手”
1987年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后,一些虔诚的基督教徒们开始著书立说,“揭露”进化论的问题。这些人中包括科学家、工程师、神学家、哲学家等。这一运动的中心是“发现学院”的“科学与文化中心”。发现学院是个超党派智库,主要由保守派组成。它成立于1990年,地点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
智能设计论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介绍进化论的缺陷,以便令学校在教授进化论的内容时更加“诚实”。
那么,他们对进化论的批判都有哪些内容?
智能设计论最“吸引人”的理论是,自然界的生物如此复杂,不可能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发展而来。这一派理论的“教主”是利哈伊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学院高级研究员迈克尔·贝厄。他1996年出版了《达尔文的黑匣子》,一本智能设计理论的开创性作品。
贝厄在书中的主要论点是,生物有机体包含精致的器官,如眼睛的复杂系统,如需要至少20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凝血功能。他认为,这一现象“不可复归地复杂”,因为减少或改变任一部分都会损害整体。因此,他宣称,这些器官和系统不能通过适者生存的法则演变而来。
贝厄是一名天主教徒,他的9个孩子都在家受教育。尽管他的著作以科学的语言写就,他本人认为,“造物者之手”无处不在。
另一派智能设计论者把焦点放在化石的缺失,特别是寒武纪化石的缺失上。寒武纪是大量新物种诞生的阶段。
此外,数学家、哲学家兼神学家威廉·坚布斯基试图用数学方法证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可能造成自然界的复杂性。
与早期的“神创论”者不同的是,许多智能设计论者部分接受进化论。他们非常小心,不把“上帝”引入讨论之中,因此他们使用的语言也是科学语言,而不是宗教语言。这使得他们免于牵扯进法律诉讼之中。
主流科学界发出声音:
进化论才是唯一的科学解释
科学的语言给了智能设计理论以科学的外衣,但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美国主流科学界认为,这个冠冕堂皇理由的外衣下隐藏的,实际上是发现学院这些智库组织推动宗教教育的真实用意。
美国全国科学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尤金妮娅·斯科特说:“教授与进化论相反的理论实际上是隐秘地教授上帝创造世界学说。”
科学界担心,智能设计理论的风行将对美国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所损害。一些人担心,美国的科学将失去竞争力。
拥有5.5万成员的美国全国科学教师联合会执行会长格里·惠勒说:“这向其他国家发出信号,因为这些国家正在努力,试图取得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而我们却因一个伪科学问题分散精力。”
在堪萨斯州的讨论中,美国主流科学团体因为该州教育委员会在听证会中明显偏袒“智能设计论”,一直拒绝介入争论。但最近,美国科学界主流终于发出声音,这就是38名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公开信。
诺贝尔奖得主们在信中说,他们出于捍卫科学的目的,呼吁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将进化论树立为该州的“科学标准”,而不是听任“智能设计论”进入课本中。这封公开信标志着美国科学界对堪萨斯州围绕进化论的争议明确表态。
科学家们还对智能设计论者对进化论的批评一一加以驳斥。英国牛津大学大众理解科学教授、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说:“我担心的是,人们会认为这里进行的是一种科学讨论。实际上不是。”
道金斯和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智能设计论者并没有根据科学的“牌理”“出牌”。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在科学家们普遍关注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他们提出的假说也无法通过研究和试验检验。就连智能设计者贝厄自己也承认:“你无法通过实验证明智能设计。”
道金斯认为,向学生传授智能设计理论如同告诉他们地球是平的。在历史课上可以,但不能在自然科学课上。“如果你告诉孩子们,科学有两个学派——一派认为地球是圆的,一派认为地球是平的,那你完全是在误导孩子们。”
针对贝厄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无法产生复杂的自然界理论,道金斯反驳说:“(进化论)是一个关于从非常简单的有机体开始、经数百万年渐进、缓慢演化,发展成复杂生物的理论。它不仅是可以很好地解释生物的复杂性,而且是对这一问题的唯一解释。”把生物的复杂性归功于一个看不见的“智能设计者”,那么“谁设计了这个设计者呢”?
至于寒武纪化石缺失,道金斯说,这就像一名侦探无法根据犯罪现场证据说出很久以前一桩罪案发生的每一分钟。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靠指纹和其他证据得出推论,”道金斯说。而基因密码正是进化论这一推论的“指纹证据”。科学家研究人类基因,并与其他哺乳动物、蠕虫、甚至细菌相比较,其结果“令人震惊”:所有物种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同样的基因。
智能设计理论者批评相信进化论的科学家对待这一理论就像是宗教信仰,道金斯予以否认。他引用生物学家J·B·S·霍尔丹的话说,如果发现了前寒武纪的兔子化石,他就不再信奉进化论。前寒武纪大约在距今5.4亿年前,科学界普遍认为,那个时候地球上只有以细菌、藻类、浮游生物形式存在的生命。
“如果发现哪怕只有一个前寒武纪的河马或兔子化石,那将颠覆整个进化论。但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这样的化石,”道金斯说。
哈佛大学数学教授马丁·诺瓦克说,从数学概率角度对进化论的反驳也没有道理。“你无法计算眼睛产生的概率,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计算的信息。”诺瓦克本人相信上帝。他认为科学与宗教互不矛盾,它们只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