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的的机转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我们看到一张提供暧昧不清信息的图片时,我们的视觉系统会有双稳态(bistable)或多稳态(multi-stable)的情形,也就是说我们的脑袋会觉得某一张图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像不断交换着。这样的例子很多,按这里就可以看得到。
但当这张令人困惑的图片以间断性的方式出现在眼前时,我们却会觉得这张图片看起来不再呈现交替的影像,而会只呈现出其中一个影像。为什么我们的视觉系统在图片间断性地出现时只会看到其中一种呈现的影像呢?科学家认为这跟感知记忆(perceptual memory,负责储存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新信息)有关。不过现在对于感知记忆的机制仍旧不清楚,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Xiangchuan Chen以及明尼苏达大学的Sheng He针对哪些是感知记忆当中,主要影响影像稳定的因素进行探讨。
他们设计了两种装置,第一种装置是在屏幕上间断性地呈现两组随意分布,但是移动方向相反的点。由于动感深度效应(kinetic depth effect, KDE)的作用,这些点会被看成一个旋转方向不断在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之间变动的圆柱体。但因为这些点是间断性地呈现,所以受试者看到的圆柱体只会呈现出其中一种转动方式。
另一种装置则是让受试者的两只眼睛分别看不同的图案,这称之为双眼竞争(binocular rivalry)。什么是双眼竞争?回想一下使用显微镜的经验。当我们使 用显微镜的时候可以用一只眼睛观察显微镜底下的东西,另一只眼睛则可以用来 注视我们的纪录本,这就是一个双眼竞争的简单例子。当图片间断性地呈现时, 受试者会觉得自己只看到其中一张图片。
他们改变第一组装置投影所呈现的颜色、大小、速度、深度及在空间中的位置。 结果发现感知记忆与空间中的位置有强烈的相关性,尤其当投影是沿着水平轴移 动时,受试者感觉到影像交替出现的比例增加。
在第二个装置中,同样也是间断性地同时让双眼看到不同的图片,不同的是分为 (1)两张图片同时左右或上下移动、(2)固定不动、(3)其中一张图片给予眼睛较强的刺激等三类。他们的结果显示,除了第三类影像会使受试者只看到给予眼睛较强刺激的图片之外,其它两类图片会使受试者接受到的影像与某一只眼睛所看到的图片相同。
对于影像稳定的机制,他们认为跟双眼之间的某种压抑作用相关,而这压抑的作 用会受到眼睛当中局部区域的神经适应作用所影响。当图片间断性的出现时,神 经适应机转会不敌图片所造成的刺激,所以我们会一直看到同样的影像。此外他 们认为影像稳定的机转很可能与图片本身的性质无关,反而是跟除去眼睛当中局 部神经适应作用相关。
注:动感深度效应即通过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其长度和方向改变的连续变动投影来 辨别出该物体的形状。
原文:
Xiangchuan Chen and Sheng He. Local factors determine the stabilization of monocular ambiguous and binocular rivalry stimuli. Current Biology, 14, 1013 - 1017,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