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的酪氨酸激酶来说都需要被激活才能传导下游的信号传递。因此它们的激活机制研究就非常重要了。但20年来对致癌的酪氨酸激酶c-Abl的激活机制却了解非常之少。Ann Marie Pendergast and colleagues在最近的Nature Cell Biology上报道的研究初步揭示了c-Abl被激活的机制。 c-Abl在细胞许多组分中都有分布,而且能被多种来自细胞外的刺激所激活。同时这个激酶的效应也是非常多样化的,能够激活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细胞骨架和基因表达。Ann Marie Pendergast and colleagues的工作对这个蛋白在PDGF(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刺激产生的化学趋化性过程中怎样被激活做了研究。 表达PDGF受体突变形式的细胞系受到PDGF刺激后不能导致c-Abl被激活。而如果将能够与下游效应因子PLCγ相结合的PDGF受体亚基转入细胞则又能导致c-Abl被激活。用PLCγ的抑制剂作用也能抑制c-Abl的活性。向着PDGF信号源的化学趋化性已知能够增强PLC的活性,同时过表达PLCγ也能增强细胞相PDGF信号源的迁移。如果在细胞中表达被激活的c-Abl也能增强这一效应。 PLCγ被PDGF受体激活后,将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PtdIns(4,5)P2)进行水解。研究者发现如果将PtdIns(4,5)P2进行去除也能增强c-Abl的活性。可能与c-Abl的SH2-SH1结构域相结合,这个相互作用能直接抑制c-Abl激酶的活性。因此研究者认为在PDGF刺激细胞的时候,激活PLCγ对PtdIns(4,5)P2的水解,因此导致了c-Abl的激活。 研究者接着发现被激活的c-Abl能与PLCγ直接作用,而且紧密的形成复合物,因此这可能是一个正反馈的环,c-Abl激活了PLC,PLCγ水解了PtdIns(4,5)P2又促进了c-Abl的活性。 这个c-Abl被激活的机制是否适用与其它信号传递还不清楚,但Ann Marie Pendergast and colleagues的研究无疑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蛋白激酶激活模型。 相关文章及链接: ORIGINAL RESEARCH PAPER Plattner, R. et al. Novel link between the c-Abl tyrosine kinase and phosphoinositide signalling via PLCγ-1. Nature Cell Biol. 5, 309-319 (2003) | Arti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