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于200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烧伤专业委员会会议。主任委员徐荣祥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国际干细胞研究现况暨人类组织器官原位再生复制工程”的专题演讲,此演讲对国内外干细胞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读者了解干细胞很有帮助和启发。现根据他的演讲整理发表如下。
当前生命科学前沿有两大热点,一是基因工程,二是干细胞,它们同属于新技术、新发展,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细胞是一切生命体结构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基因只是一种生命物质,而不是生命。基因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必然要依赖于细胞,特别是干细胞。国外对干细胞的研究处在体外培养阶段,进展较快,但多数学者认为体外研究结果用于临床为时尚早。基因工程的应用也是如此,在对一个生命体尚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用一种生命物质去调控一个生命体,这是不负责任的。
干细胞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但从1998年始,美国威斯康辛大学Thomason等发表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程序,把世界干细胞的研究推向高潮。目前西方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立了干细胞研究室,但因西方国家受到伦理道德及宗教的影响,使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遇到阻力,故人们又把希望寄于成体干细胞的研究上。关于成体干细胞的研究我想从国外研究和我们的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主要是今年4月份以来的研究现状。应当承认国外研究速度是相当快的,但所有研究都是在体外完成的,甚至有些结论是推测的。我们的研究焦点是如何实现组织器官在生命体原位再生复制,是真实结果的表达。可以说,国外研究与我们相比差距很大。
国外干细胞研究现况
大家知道,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受精卵会分裂成一些完全相同的细胞,称为全能细胞,即如果把这些细胞的任何一个放入子宫内,均有可能发育成胎儿。大约在受精4天后,经过几个循环的细胞分裂,这些全能细胞开始特异化,形成一个中空环形的细胞群结构,即胚囊。胚囊的内细胞群的细胞是多能性干细胞,从理论上讲,从内细胞群中拿出任何一个细胞进行定向分化,最终可形成许多人的基本组织和器官,但不能形成人体。即多能干细胞是胚胎过程形成器官的细胞,而全能干细胞是形成完整人体的细胞。从理论和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讲,采用克隆技术也可以获得完整的人体,但克隆出来的生命体存在许多缺陷。
所谓克隆就是把卵子的细胞核拿出来,换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形成一个具有持续增殖能力的胚胎细胞,再经过发育,产生各种类型的组织细胞、器官,最终形成一个生命体。目前虽然已克隆出羊、鼠等动物,但其遗传信息比它上一代缺乏一半,所以科学家们不主张克隆人,即使首次成功克隆羊的科学家也已把研究方向转向干细胞。目前人们热衷的是多功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可以从血液中分离,体外研究证实它可以转化为某些细胞。但血中的细胞以单细胞体产生功能,而人体各组织细胞必须通过由多种细胞形成的组织产生功能。也就是说没有组织就谈不上功能,这也是西方学者目前研究过程中的一大症结。
由于他们脱离不开体外途径,认为有了细胞就有了功能,其实不然。仅有组织而无器官也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器官是多功能的,而组织仅有部分功能。细胞如能形成组织、器官就可解决许多临床问题,如大脑疾患、贫血、心衰、糖尿病等,遗憾的是目前都未形成事实。从理论上讲,人类胚胎干细胞能发育成任何细胞类型的器官,但目前对胚胎全过程的生命条件研究尚无多大进展,所以体外培养的器官还不能与人体原位生命体实现一体化的有机结合。这个难题靠体外培养技术获得成功恐怕还需时日,或者说能否成功令人置疑。
美国癌症学会的专家在今年4月的会议上说,在已发表的大量论文中几乎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单一细胞能分化成血液或其它类型的细胞。中国的研究却证明了这个论点,1998年在《科学》杂志首次发表有关胚胎干细胞发展过程论文的作者也承认了这个事实。他们认为成体干细胞具有巨大的潜能,但却不知道它的发展方向。所以西方科学家们仅是发现了许多现象,而没有得出结论。对他们发表的资料要正确理解和分析其可靠性,并且需要我们验证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