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一种携带特殊基因的细菌可对毛毛虫“洗脑”,让它们自杀液化溶解。
一种携带特殊基因的病毒可对毛毛虫“洗脑”,让它们自杀液化溶解
这种病毒可迫使“僵尸”毛毛虫爬至树梢,心甘情愿地自杀使身体溶解成粘性物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昆虫学家凯莉-胡弗(KelliHoover)说:“当舞毒蛾毛毛虫处于健康状态时,它们会在夜晚爬到树上啃食树叶,在早晨之前返回隐藏起来躲避白天掠食者的攻击。然而当它们一旦感染杆状病毒(通常感染无脊椎动物的病毒),将驱使它们攀爬至树顶,等待生命终结。当毛毛虫感染这种病毒之后,它们的身体将日益恶化,直到死亡。”
杆状病毒最终可使毛毛虫变成更多的病毒,一种奇特的基因可使毛毛虫溶解。最终它将变成数百万个杆状病毒的粘性液体从树梢上落至地面的植物之中,感染更多的毛毛虫。
病毒是“僵尸操控大师”
虽然此前科学家已知晓此类制造僵尸的病毒体,但病毒的基因仍是一个谜团。因此胡弗和同事决定进行实验来揭晓其中的奥秘,他们使用几种不同的杆状病毒来感染毛毛虫,然后将这些遭受感染的毛毛虫放置在底部装有食物的高角瓶中。最终他们发现杆状病毒携带着一种特殊基因——“egt”,可驱使毛毛虫攀爬至高角瓶顶部,呆在那儿直至死亡。
之后研究人员在病毒体内移除了egt基因,再次进行感染毛毛虫的实验,结果发现毛毛虫变“僵尸”的行为消失了。当他们将egt基因植入病毒体内感染毛毛虫时,毛毛虫又像僵尸一样。
胡弗说:“杆状病毒能够神奇地使用这种基因,操控毛毛虫爬至树上正确的位置,确保将病毒转移至新的宿主体。这种行为特征真得令人非常吃惊!”
这种基因可使宿主体的蜕皮激素丧失,目前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对于病毒而言它们处于优势状态,它们可使受感染的宿主体受到供食模式,伴随着病毒体的逐渐成长,最终当毛毛虫死亡时病毒将繁殖成更多的数量。
杆状病毒是舞毒娥的自然天敌
胡弗指出,自然界存在着许多类型的杆状病毒,几乎所有的毛毛虫都有被某种杆状病毒感染的现象。但是这些病毒并不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舞毒蛾物种的数量,舞毒蛾的数量具有盛衰生长周期,当舞毒娥毛毛虫数量处于低谷期,杆状病毒的数量也处于同一水平;当舞毒娥毛毛虫大量繁殖时,杆状病毒也将爆发性增多,形成一种自然机制对毛毛虫进行感染。
胡弗说:“当舞毒娥毛毛虫进入北美洲时,相应的杆状病毒也将带来。它们是舞毒娥的自然天敌。”(生物谷 Bioon.com)
doi:10.1126/science.1209199
PMC:
PMID:
A Gene for an Extended Phenotype
Kelli Hoover1, Michael Grove, Matthew Gardner, David P. Hughes, James McNeil, James Slavicek
Manipulation of host behavior by parasites and pathogens has been widely observed, but the basis for these behaviors has remained elusive. Gypsy moths infected by a baculovirus climb to the top of trees to die, liquefy, and “rain” virus on the foliage below to infect new hosts. The viral gene that manipulates climbing behavior of the host was identified, providing evidence of a genetic basis for the extended pheno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