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报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48(2):202~206; 4 February 2008
*通讯作者。E-mail: lucp@njau.edu.cn
作者简介: 储卫华(1971. ),男, 江苏东台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Tel: +86-25-83271323;
E-mail: chuweihua2002@yahoo.com.cn
收稿日期: 2007-10-18; 修回日期: 2007-11-19
ISSN 0001-6209; CN11995/Q
1-http://journals.im.ac.cn
嗜水气单胞菌菌蜕的制备及其对银鲫的口服免疫
储卫华1, 庄禧懿1, 陆承平2*
(1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 210009) (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南京 210095)
摘要:菌蜕系统是一个自身具有佐剂性质的新型疫苗体系, 不含细胞质内容物但具有细菌的完整表面抗原结构, 可诱导机体的体液、细胞免疫应答及增强黏膜免疫反应。本研究通过将带有裂解基因E的质粒pElysis转化至嗜水气单胞菌J-1株中, 对Ah J-1(pElysis)进行温度诱导, 温度从28℃升至42, ℃每隔15min检测菌液的OD600值, 测定其溶菌动力学, 并做无菌检验, 用扫描电镜观察裂解后的细菌形态, 研究其作为口服疫苗对银鲫的效果。结果显示, 通过温度诱导, 嗜水气单胞菌J-1(pElysis)OD值在诱导30min后开始持续下降, 75min时开始趋于平稳, 到120min溶菌效率达99.99%, 诱导16h后进行无菌检验, 证实其无活菌。扫描电镜观察绝大部分菌体经诱导后形成菌蜕, 细胞两端有溶菌通道。动物试验表明, 用菌蜕口服免疫的银鲫, 在第5周产生较高的凝集抗体, 达到27, 并能维持2周; 而甲醛灭活苗组为26, 维持时间仅一周; 生理盐水对照组效价仅2。攻击试验表明, 菌蜕疫苗组和甲醛灭活疫苗组对嗜水气单胞菌强毒株J-1的攻击均有保护作用, 其相对保护率分别为16/20(78.95%)和12/20(57.9%), 显示菌蜕疫苗比普通灭活疫苗能更有效地激活机体的免疫保护。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 菌蜕; 疫苗
中图分类号:Q93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1-6209 (2008) 02-0202-05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Ah)能够引致淡水鱼等的败血症和人的腹泻等[1]。治疗和预防细菌性鱼病主要依赖抗生素, 这不仅会引起鱼类生理上的障碍及药物残留、环境污染、水中有益菌群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发生, 而且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并会潜在影响人类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由于鱼类已经具有专门的免疫器官和初步的特异性免疫防御机制, 接种疫苗可诱导鱼体免疫应答, 从而达到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的目的。鱼类疫苗免疫主要采用浸泡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两种方法, 二者各有优缺点:浸泡免疫方便, 但效果差; 而肌肉注射免疫效果虽然较好, 但因其既耗费时间, 又耗费人力而很难推广应用。鉴于鱼类疫苗免疫方面存在的问题, 选择一种能口服, 并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疫苗成为研究 热点。
菌蜕(Bacterial ghosts, BGs)是一种具有佐剂性质并能携带外源抗原的新型疫苗递送体系, 它是革兰氏阴性菌被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裂解后形成的完整细菌空壳, 虽不含有胞浆成分, 但仍保持细菌细胞形态、黏附性、细菌表面抗原性等特性。由于它具有完整的细菌表面抗原结构, 所以它能直接作为疫苗使用,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 可以非常便利地将外源抗原蛋白插入菌蜕的内膜、外膜或周质等多个部位, 构建重组菌蜕多价疫苗。菌蜕疫苗具有制备方法简便、安全性好、不需冷藏, 并可以用来制备多价联合疫苗等优点。因此, 菌蜕技术已成为一项研究开发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平台技术[2~7]。本试验以常用的鲤科鱼银鲫为试验动物, 以淡水鱼常见的病原菌嗜水
储卫华等:嗜水气单胞菌菌蜕的制备及其对银鲫的口服免疫. / 微生物学报(2008) 48(2) 203
气单胞菌为对象, 将裂解基因E质粒转化进入, 经热诱导方法高效制备具有完整外膜的菌蜕, 研究其裂解效率、制备条件、形态以及作为口服疫苗对鲫的免疫效果, 为进一步研发有效的菌蜕疫苗和佐剂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文下载:嗜水气单胞菌菌蜕的制备及其对银鲫的口服免疫
更多全文请查看链接:http://journals.im.ac.cn
声明:本文由《微生物学报》授权生物谷 www.bioon.com 网站发布,如需转载请直接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联系并支付相应费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若转载将付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