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原理
该逆变器是带有短路消除电路逆变器,就是当逆变器一旦短路时,电容器Cl端电压U Cl将迅速从额定中间电压Uz下降,至低于20V时,由光电耦合器输出高电平故障信号,切断曝光。同时一旦短路出现,由Cl、 通过短路可控硅构成并联谐振电路,短路电流IK是正弦衰减波形。在IK出现第一个负半波时, 上感应电压对Cl反向充电,此电流流过短路可控硅的反并联二极管,立即使短路可控硅自行关断。Ll可防止中间电路的滤波电容C在逆变器短路时产生过大电流。V。和R。
可防止短路消除后,Cl的过充电,这时, 上的过电压可通过V。、R。向中间电路泄放。在该电路工作中可控硅因击穿而短路是不可恢复的。逆变器等效一个串联振荡电路。它由两组逆变器组件M。、M2、电容器 、 、高压变压器(T,/T2的电感H1)、阻流圈 以及它们的损耗电阻R构成。电路中的四个可控硅分成TI-I1/M。、TH2/Mz、和TI-I1/M2、TI-I2/Ml两组轮流导通。可控硅的导通由逆变器控制电路控制。反向电流二级管V。/M。、V2/M。,V。/M2、V2/M2分别与四个可控硅反并联。
工作时按下列时序被触发导通。to:TI-I1/M。和TI-I2/M2被触发导通。to~tt:中问电路的直流电压Uz产生一个“正”的电流流过可控硅TI-I1/M。、振荡电路C、L、R和可控硅T /M2。同时,电容C( // )充电。由于这是一个串联谐振电路,所以电容C上的电压Uc大于U 。t,~ t2:由于Uc>Uz,所以电容C上电压U 产生一个“负”的电流,从电容C的“+”,经二极管V-/M。、V2/M2、R、L回到电容C的“一”端,形成放电回路。在放电电流的作用下,可控硅TH。/M。和TH2/M2被关断。由于电阻R的消耗,流经二极管的“负”电流比流经可控硅的“正”电流小。to:可控硅TH。/M2和TI-I2/M。被触发导通,上述过程重复(仅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形成了一个振荡的交变电流。在电路工作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电路中L、C元件所决定。触发来自逆变器的控制电路。
2典型故障
该逆变器发生的典型故障是M。、M 中可控硅被击穿短路,这样荡振电路便产生不了电流,x线机无x线发生。发生此故障时如果按下曝光钮或踩下透视脚闸,x线机主机发出“哒、哒”的连续响声。检修时拆下逆变器的四只可控硅用万用表逐一检查,即可发现是哪只可控硅被击穿,维修时建议四只可控硅同时更换新元件,并且要选用西门子原厂配件,这样即可使逆变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