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常对自己作出的决定感到后悔。科学家现在确定了调节悔恨情绪的大脑区域:前额脑区底部。
据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报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认知学研究所的乔治·科里切利和同事们设计了一个功能性核磁共振试验,以监视人们作决定的过程和事后的感觉。
研究小组向志愿者提供了两个选择,其中一个风险较大,但可能获得的回报也大。在作出决定后,志愿者被告知其决定的结果。研究人员还会告诉他们,如果做出不同的选择结果会怎样。在得知自己放弃的另一个方案更好后,志愿者的前额脑区底部活动明显增加,且活动量与后悔的程度有关。
当参与者被指定一个方案,因此他觉得自己对结果没有控制权时,研究人员就观察不到这种脑部活动。这表明,除了后悔情绪外,个人的责任感也有助于调节前额脑区底部的活动。
这一试验证实了此前的研究结果:前额脑区底部受到损伤的病人不会后悔,因此也不会为避免后悔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时人后悔是一种本能的行为。现在人们确定了大脑负责调节懊恼的区域:眶额部皮质中部(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 OFC)。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监视人们是如何做决定的,并且对于之后发现事情后的感觉如何。文章发表在8月7号的Nature Neuroscience上。
研究人员给志愿者两种选择,一种低风险,低回报;一种高风险,高回报。在做出决定后,他们被告知所做决定的结果。有时,研究人员也会指出如果他们选择不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些选择低风险的人知道其他人比获得少的时候眶额部皮质中部出现强烈活动。并且活动程度与后悔程度成正比。
当对参与者表示他只能接受自己的选择,或者让他们感到对结果无法改变的时候,这种OFC的活动就无法观察到了。表明人们会有一种责任感来控制这种后悔的感觉。这项研究成果解释了为什么以前OFC部位受损的病人无法有后悔的感觉,并且无法让自己避免处于这种后悔的境地。
其实对大脑的研究除了其科研上的意义外,还有引起我一些哲学上的思考,当然我的思考也不想太沉闷,明天继续让我聊一下电影的话题吧(生物通记者 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