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技术能够在细胞中形成微小的磁体,从而使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能够观测到活体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有朝一日,这一技术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治疗基因在人体中的传递过程。
如今,利用一些“指示器”已经能够观测到基因的表达,例如在某些特殊基因被激活时,绿色荧光蛋白质能够使细胞发出荧光。但是这项技术的缺点在于,只能在那些光线能够穿透的人体器官中使用,例如皮肤。作为一种替代的方法,科学家曾打算利用MRI进行观测,这种方法能够探测人体组织间磁场的不同。但是由于在传统的MRI扫描中,注射进人体的磁性流体无法有效地渗透细胞和组织,因此这种方法依然不能使科学家用肉眼很好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细胞变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Eric Ahrens和他的同事一直设想,能否促使细胞产生属于它们自己的磁介质。这项研究最终将研究人员的目光引向了铁蛋白——这是在所有组织中都能找到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当研究人员向实验鼠的大脑中注射入一种含有铁蛋白基因的病毒后,MRI扫描发现了一块暗色的“补丁”,这一结果表明新的“指示器”基因已经被激活了。研究小组在4月份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Ahrens指出,这一方法在未来可以用来跟踪治疗转基因在人体中的活动情况。
与此同时,这一得到了验证的想法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分子成像专家Jeff Bulte认为,“针对MRI的‘指示器’基因的研究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目标”。他指出,“这是该领域第一次成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