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每昼夜只需睡眠2个小时就足够了。该基因中发生细微突变,之所以取名叫“撒切尔基因”,是因为前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以其睡眠时间少而著名。
因为“撒切尔基因”由生物学过程控制,生物学过程也参与人体的睡眠过程,研究结果使科学家认为,遗传机理建立在不同人所必需睡眠数量变化的基础上。这些研究结果还能帮助科学家研制治疗失眠和沉睡的新药,不会使人产生发作性昏睡。
大多数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8个小时,如果睡得太少会感到脑力和体力不支,而某些人可以每天睡上3~4个小时,而精神却相当好。虽然这样的基因突变能使人维持正常生活,只是花在睡眠上的时间极少,但是总体看来对健康的影响不会太好。
在威斯康星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发现,该基因特殊突变会使果蝇睡眠时间比自己的同类减少3倍,“撒切尔基因”控制细胞中的钾离子流,从而影响细胞的电活性。
原先进行的大量研究也表明,类似的作用过程也会在人类睡眠中发生,哺乳动物神经细胞中的钾离子通道对睡眠中大脑里的“慢波”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负责这项研究的基亚尔•奇列里博士指出,虽然这一现象只是在简单昆虫——果蝇身上发现的,但研究结果也同样适合人类。
奇列里博士介绍说,人体也拥有这样的基因和钾离子通道,我们知道大脑里的“慢波”会引起神经细胞膜活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睡眠产生重大影响。此项研究提供了研制新药的可能性,新药能对大脑钾离子通道起作用,而不会对其他化学机理起作用,现在使用的安眠药则会对其他化学机理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