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8月1日报道,天热人暴躁,夏天犯罪多……这些说法或许有道理。美国《科学》杂志1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不仅个人及群体的暴力行为会增多,地区性冲突乃至国家层面的动荡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也有科学家质疑上述结论。他们认为这一研究存在瑕疵,研究者对其结论可能过于乐观和自信。
最近几年,对于气候变化与人类冲突之间潜在关联的研究数量猛增。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挑选了其中61项研究进行了迄今最全面的综合分析,这些研究涉及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从时间上看跨越公元前1万年到当代,所分析数据覆盖了全球主要区域。
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方便比较,研究人员引入统计学的标准差概念。它能表示某一地区某一气候要素随时间的波动幅度,如气温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变化幅度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要素的标准差值不同,如对非洲国家而言,一年内气温的标准差为0.35摄氏度,而在美国,一个月内气温的标准差为2.9摄氏度。
研究人员还将暴力冲突细分成三个类型,分别是个人暴力及犯罪,包括谋杀、强奸与家庭暴力等;群体暴力及政治不稳定,包括内战、骚乱与种族暴力等;体制解体,包括执政机构剧变乃至文明崩溃等。
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这三个类型的暴力冲突都有显著影响,而这种影响与地域、社会财富或历史时期无关。具体来说,气温或降水量发生一个标准差的变化,将导致个人暴力行为发生率提高4%,而群体冲突发生的风险增加14%。
多个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到2050年,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气温值将升高2个到4个标准差。这就是说,届时在最坏情况下,气候变化将导致个人暴力和群体冲突的风险分别增加16%和56%。
研究人员举例说,气温升高导致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家庭暴力增加,美国与坦桑尼亚的谋杀增多,也使欧洲与南亚种族暴力更加频繁。此外,诸如巴西的土地侵占、荷兰的警察暴力、热带地区的冲突,乃至玛雅文明覆灭及中国古代王朝崩溃等,气候变化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无论是巴西、索马里、中国还是美国,我们一再发现同样的规律,”参与研究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爱德华·米格尔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技术进步,通常认为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受环境影响,但我们的研究对这一看法提出了质疑。”
论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所罗门·向表示,该研究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是导致冲突的唯一因素,他们也不认为冲突应归咎于某个特定的气候事件,“我们试图指出的是,气候是让形势升级乃至变成暴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有科学家质疑上述结论。他们认为这一研究主要存在两个瑕疵,首先将天气与气候混为一谈,其次是在有偏见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科学》杂志援引一名科学家的话说,研究者对其结论可能过于乐观与自信。(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荐的英文摘要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35367
Qua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Human Conflict.
Solomon M. Hsiang, Marshall Burke, Edward Miguel.
A rapidly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examines whether human conflict can be affected by climatic changes. Drawing from archaeology, criminology, economics, geography, history, politic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 we assemble and analyze the 60 most rigorous quantitative studies and document, for the first time, a remarkable convergence of results. We find strong causal evidence linking climatic events to human conflict across a range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and across all major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magnitude of climate's influence is substantial: for each 1 standard deviation (1σ) change in climate toward warmer temperatures or more extreme rainfall, median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the frequency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rises 4% and the frequenc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rises 14%. Because locations throughout the inhabited world are expected to warm 2 to 4σ by 2050, amplified rates of human conflict could represent a large and critical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