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3个国际研究团队都发表了关于比较狗和狼的基因组的论文。在某些方面——比如导致两者不同的基因变化种类——研究人员的看法较为一致。不过,对于将残暴的狼驯养为温顺的狗的时间、地点和基础的结论上,各研究团队有很大的分歧。“这是一个迷人的领域。”英国杜伦大学的考古遗传学家Greger Larson说。他已经获得95万英镑的拨款以研究犬类驯化,该研究将于10月开始。
1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遗传学家Erik Axelsson、Kerstin Lindblad-Toh及其同事在《自然》杂志发表报告称,淀粉分解过程中涉及的基因似乎会使家犬区别于野狼。在该论文和媒体访谈中,研究人员表示,在大约1万年前中东地区农业起源时,狼开始在人类聚居地和垃圾堆附近游荡,从而出现了犬类的驯化。
不过曾经和Lindblad-Toh在其他项目共同工作过的Larson认为,这份报告并不可靠。他指出,与家狗相似的骨头的出现时间至少要比新石器革命早几千年,因此驯化行为一定是在其之前出现的。“为什么要浪费论文的空间来说一些显然不真实的事情呢?”他说。
Axelsson承认,犬类消化淀粉的变化可能会在其被驯化后才发生。不过,他认为,新石器时代持续了几千年,犬类可能是在农耕生活开始的最初时期才被驯化的,当时狩猎采集者安顿下来,并开始食用更多富含淀粉的野生植物。
第二篇研究论文发表于5月的《自然—通讯》。该研究称,犬类是在3.2万年前开始和中国南部的人类共同生存时被驯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带领的研究团队对灰狼、现代欧洲犬种和中国本土犬种的整个基因组进行研究,并得出该结论。
然而,Larson认为,并没有证据显示狼曾经在中国南部生活过。“因此如果那里从来没有过狼,人类又怎么去驯化它们呢?”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动物学家Jean-DenisVigne同意这个看法,他表示在早期的研究中,张亚平的团队“完全忽略了曾经发表过的论文,甚至在遗传学的框架上也是这样”。
瑞典KTH皇家理工学院的遗传学家Peter Savolainen参与合著了这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论文,他称,中国科学文献显示,狼曾经生存于中国长江的南部,但之后灭绝了。不过他承认,其团队所报告的时期是基于一些假设得出的,比如每代出现基因突变的数量。
第三篇论文认为驯化更可能发生于距今1.6万年至1.1万年前。该论文刊登于5月31日的arXiv预印数据库上,其研究与张亚平的方法一样,比较了狼和犬类的整个基因组。然而,该论文描绘了更加模糊的图景,显示狼和现代犬类的祖先在驯化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共同繁衍,进化成犬类的狼种群已经灭绝了。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John Novembre所带领的遗传学家团队是这篇论文的作者。由于该论文还未发表于期刊,他们拒绝对其研究发表评论。不过Larson和其他人称,该论文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研究早已灭绝的犬类和狼的基因组是解决争论的唯一方法。至少有3个美国的其他研究团队和欧洲的一些团队正在竞相对古代犬类和狼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不过研究人员称,建立一个清晰的驯化图谱将需要很多标本。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犬类遗传学家Adam Boyko曾参与到这篇论文的研究中,他说:“我们没办法太过挑剔,我们可能会局限于那些被取出的DNA样本。”
研究古代DNA的行为可能会使小小的犬类遗传学领域出现更多矛盾,这是因为考古学的骨骼标本十分珍贵。Novembre称,他发现该领域比人类遗传学更难以处理。不过曾和中国研究团队合作过的Boyko表示,尽管该领域的竞争很激烈,但仍保持着合作。“在某一天,我们会坐在一起喝一杯的。”(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荐的英文摘要
Nature doi:10.1038/nature11837
The genomic signature of dog domestication reveals adaptation to a starch-rich diet
Erik Axelsson, Abhirami Ratnakumar, Maja-Louise Arendt, Khurram Maqbool, Matthew T. Webster, Michele Perloski, Olof Liberg, Jon M. Arnemo, Åke Hedhammar & Kerstin Lindblad-Toh
The domestication of dogs was an important episo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precise timing and location of this event is debated1, 2, 3, 4, 5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enetic changes that accompani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wolves into domestic dogs. Here we conduct 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of dogs and wolves to identify 3.8 million genetic variants used to identify 36 genomic regions that probably represent targets for selection during dog domestication. Nineteen of these regions contain genes important in brain function, eight of which belong to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pathways and potentially underlie behavioural changes central to dog domestication6. Ten genes with key roles in starch digestion and fat metabolism also show signals of selection. We identify candidate mutations in key genes and provide functional support for an increased starch digestion in dogs relative to wolv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vel adaptations allowing the early ancestors of modern dogs to thrive on a diet rich in starch, relative to the carnivorous diet of wolves, constituted a crucial step in the early domestication of d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