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复旦大学相关研究专家公布了语言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如果全世界人类的语言有过一个扩散中心,那最可能在亚洲的里海南岸。这一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由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的课题组与中文系陶寰副教授合作研究发现。
他们收集了全世界95个语系的579种语言资料,分析了语音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后认为,欧亚大陆的语言语音比较复杂,而非洲的略简单,美洲与澳洲更简单,语音最复杂的前几种语言都出现在中国,全世界的语音分布指向语言的扩散中心可能在亚洲。
为何语音多样性的分布能够指向语言的扩散?李辉介绍,随着人类迁徙到不同的地方,语言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同。体现在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其中语音最有规律,也是最有特征性的东西。
“就像我们人体基因组里面特殊性的标志,可以比较方便又准确地描述种类和种类之间的关系。”李辉说,如果把语言学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三种材料当作计算生物学的材料来看,那么“语法”大致上对应表观特征,稳定性比较大;“词汇”大致上相当于全基因组分析;“语音”则是基因组里面特殊的标志性标记。
此外,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中国南方的语言资源非常丰富,很多方言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它们的保护需要引起各界重视。(生物谷Bioon.com)
doi:10.1126/science.1207846
PMC:
PMID:
Comment on “Phonemic Diversity Supports a Serial Founder Effect Model of Language Expansion from Africa”
Wang, Chuan-Chao; Ding, Qi-Liang; Tao, Huan; Li, Hui
Atkinson (Reports, 15 April 2011, p. 346) reported a declined trend of phonemic diversity from Africa that indicated the African exodus of modern languages. However, his claim was only supported when the phonemic diversities were binned into three or five levels. Analyses using raw data without simplification suggest a decline from central Asia rather than from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