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Eodramaeus ,它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000万年之前的恐龙时代的初期。 这种来自三叠纪晚期的小型两腿奔跑动物与它的同时代的始盗龙Eoraptor在某些方面类似,但它也显示出了相当显著的不同之处,这将帮助人们了解恐龙早期进化的情况。我们对这一时期所知相对较少。 在 将这两种恐龙进行比较之后,Ricardo Martinez及其同事得出结论:Eodramaeus 是兽脚亚目食肉恐龙世系的一个早期的祖先,该世系包括了肉食性的恐龙。 始盗龙一般也被看作是一种兽脚亚目食肉恐龙,但它实际上是蜥脚类动物世系的一个早期的祖先,该世系包括了体型巨大、长颈的食草动物。 文章的作者报告说,Eodramaeus 的颅骨有着更多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样的特征,其中包括其口鼻部终端附近有一个开口(叫做上颌前窗),以及其它在其躯干盆骨和肢体中的“衍生性的”特征。 Eoraptor 不但缺少那些特征,而且还有更多的蜥脚类动物样的特征,其中包括扩展的鼻孔以及一个插入的第一下齿。
但是,这两种恐龙的长度都不到2米,并都用两腿奔跑。这些一般的相似性提示,恐龙的三个主要进化枝(即鸟臀目、蜥脚目和兽脚亚目恐龙)在三叠纪晚期确实存在某些大体上类似的身体构造,这发生在恐龙于侏罗纪早期崛起成为优势动物之前。 该 Eodramaeus 的化石是在阿根廷东北部的伊斯奇瓜拉斯托构造中被发现的,那里还出现了其它重要的恐龙化石。 作者们在他们的文章中还对伊斯奇瓜拉斯托构造进行了年代测定,并对恐龙和其它食草动物中的多元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看来,在三叠纪早期,这一地区的恐龙要比先前所认为的要更多样化与常见。 此外,早期的恐龙看来没有随着非恐龙型食草动物的逐渐消亡而变得更为多样化;这提示它们的大体一致并非如某一假设所提出的是一个填补那些动物消亡所带来的空缺的的的结果。 (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荐原文出处: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198467
A Basal Dinosaur from the Dawn of the Dinosaur Era in Southwestern Pangaea
Ricardo N. Martinez1, Paul C. Sereno2,*, Oscar A. Alcober1, Carina E. Colombi1,3, Paul R. Renne4,5, Isabel P. Monta?ez6 and Brian S. Currie7
Abstract
Upper Triassic rocks in northwestern Argentina preserve the most complete record of dinosaurs before their rise to dominance in the Early Jurassic. Here, we describe a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basal theropod, reassess its contemporary Eoraptor as a basal sauropodomorph, divide the faunal record of the Ischigualasto Formation with biozones, and bracket the formation with 40Ar/39Ar ages. Some 230 million years ago in the Late Triassic (mid Carnian), the earliest dinosaurs were the dominant terrestrial carnivores and small herbivores in southwestern Pangaea. The extinction of nondinosaurian herbivores is sequential and is not linked to an increase in dinosaurian diversity, which weakens the predominant scenario for dinosaurian ascendancy as opportunistic repla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