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在温室效应影响下,数千物种将陆续灭绝,中度的气温上升会使6个地区的1000个物种中的15%至37%绝种。
金蟾(goldentoad)是第一个被确认因温室效应而灭绝的物种。金蟾栖息于哥斯达黎加的蒙特维尔德原始森林,1964年才被人类发现。金蟾只会在4月至6月的雨季进行繁殖,因为雌雄金蟾要在暴雨后地上的水洼中交配。但是气温上升,连续几年雨季没有下暴雨,使金蟾在1987年绝灭,后来没有人再见到金蟾。
研究报告指出,从1900年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7至0.8摄氏度,如果再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到本世纪末温度将会再上升5摄氏度。即使温度上升的幅度只是估计的一半,数千物种也会濒临灭绝,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指出,20年后北极熊可能会绝种。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居民最近见证了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那儿的海平面上升,潮水涨得很高,海浪冲破防波堤,浸入了居民的房屋。温室效应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因,现在每年海平面上升约2毫米,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图瓦卢和马尔代夫等低洼国家将会被淹没。世界知名的意大利水都威尼斯也受到水位上升的威胁,可能会淹没于海水中。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最近警告说,气温上升将导致全球农业减产,在下个世纪可能出现食物匮乏的局面。
全球变暖导致蚂蚁扩张
据此间媒体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位于全球各个不同气候地区600多个蚂蚁群的研究调查显示,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蚂蚁数量的增加。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卡斯帕里说,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变暖可使蚂蚁发生变异,其身长将缩小为变异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气温升高的情况下,蚂蚁的新陈代谢将加快,大部分食物将排出体外,使其体形缩小。
卡斯帕里在研究中发现,比较美国各生态系统中的蚁群,其蚂蚁数量有很大差距,最大可相差几百倍。生活在寒冷地区的蚁群,平均有63只工蚁,蚁穴尚不及一个塑料杯大小;但生活在沙漠炎热气候条件下的蚁群,工蚁可以达到9000多只,蚁穴大小有如一个垃圾桶。
研究显示,自然界有多种类型的工蚁,有的长度与成年人的拇指差不多,有的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理论上说,热带地区食物较多、生存条件较好,蚂蚁体形应该较大,但事实并非如此,热带地区中等长度的蚂蚁数量比较少。
卡斯帕里警告说,体形变小的蚂蚁容易向外扩张它们的领地。因此,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蚂蚁袭击将可能成为常见现象。此前,刊登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身长只有八分之一英寸(约0.32厘米)的阿根廷蚂蚁有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已经开始危害南美、美国、澳大利亚、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