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调水用水有极限,超过极限形同竭泽而渔
“在今天的调水‘战场’,除南水北调工程之外,还有山东西水东调、引松(松花江)入长(长春)、引英(位于辽东半岛北部的英那河)入连(大连)、引黄(黄河)入晋、宁夏沙坡头等调水工程。”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的这一系列工程,都是为解决中国城市缺水的“燃眉之急”。
“河流伦理学”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提出的概念,这并不只是一种浪漫情怀,而是承认人类调水用水有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便形同竭泽而渔。
汪恕诚曾经透彻地分析说,现在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调水不要超过20%,用水不要超过40%,否则对生态就会有严重影响。海河用水已超过95%,远远高于40%。黄河、淮河用水也都超过40%。
远程跨流域调水,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跨越分水岭,但不能跨越河流承载力的极限,否则人们面对的将不仅是大浪费,还有水资源的根本性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