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31日~6月2日,以“后基因组时代的新药发现”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在论坛开幕式上呼吁,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应朝纵向推进:如果中国人能够针对某一种疾病沿着“结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基因组药物学”路线纵向地成功进行全套基因水平的研究,真正在基因水平做出特效药来,将是对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
秦伯益院士说,目前很多实验室都忙于在自身强项领域里进行横向延伸,因为利用自身优势做同类课题,进展快,容易出成果。据国外权威估计,要到2100年,人类才能识别并确定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关系,即完成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秦伯益院士认为,对整个医药领域与基因组学有关工作的进程来说,这个估计不保守。他说,虽然对各个疾病和药物的研究进程不能一刀切,早的也许20~30年,晚的也许80~100年,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像现在很多科研人员想像的那么简单。他提出,现在重要的是应该集中研究一两种疾病,譬如SARS,或者更简单的疾病。从结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疾病基因组到药物基因组和基因组药物学纵向地完成全套工作,真正做出特效药来。这样取得的经验会对其他疾病的研究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推动整个医药领域与基因组学有关工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