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介绍,利用3D打印原理,通过控制微注射器的进针方向、注射部位、注射量、针头移位及速度,科研人员首次提出了一种以微创方式直接在生物体内目标组织处喷墨注射成型的医疗电子器件载体制造方法。
以往,临床上如脑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等常用的植入式医疗器械,植入手术往往比较繁琐、创伤大,患者常常要接受开颅、开胸手术、设备植入、伤口缝合等一系列复杂程序。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创口过大还易引起手术并发症及感染风险。而这种方便快捷的体内柔性电子装置直接打印制造方法,将在缓解患者负担的同时,推进灵巧型植入式医疗电子技术的进步。
“由于全部器件及单元均采用基于微针的液相注射方式实现,因而整个手术过程达到了高度的微创性。”刘静说,若进一步采用了手术机器人,步骤还将大大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