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2400型影像增强器及摄像头的调整
一、增强器及摄像头的调整
影像增强器及摄像头的调整分2步进行,即光学调整和电子调整。电子调整必须建立在光学调整的基础上。光学调整包括影像增强器的聚焦和摄像头与影像增强器之间的间聚焦。调整顺序应遵循由前至后的原则。电子调整中应遵循聚焦、黑电平和摄像头靶压、增益及圆扫描电路的顺序。这种调整方法将减少调整中的大量重复工作。
二、光学调整
拆下摄像头并切断摄像头电源;在影像增强器前装上线对测试卡;在透视状态下从影像增强器输出屏分别观察12-4in的分辨率,调整影像增强器旁对应的聚焦电位器,使图像达到最佳状态。装上摄像头,在透视状态下从监视器上观察测试卡图像,调整摄像头前部镜头焦距,使图像达到最佳状态。至此,光学调整完成。
三、电子调整
这一步需要分别对 ) 种尺寸的透视、普通造影和数字减影进行调整。共有50多个调试点。由于调整点多,所以应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首先调整圆扫描电路,包括透视的正向和反向圆扫描电路,造影的正向和反向圆扫描电路及数字减影的正向和反向圆扫描电路。该机圆扫描电路调整中应注意的要点是:圆扫描电路尺寸正反向为相同调试点,中心位置的调试点各自独立。因此在调整几何尺寸时,应反复观察正反向的圆都处于较佳状态,避免在以后的调整中返工。第2步调整电子聚焦电路,包括普通透视、脉冲透视、普通造影、脉冲造影、普通数字减影和脉冲数字减影共6种状态的聚焦。聚焦电路的调试点是各自分离的,所以互不影响。第3步调整黑电平,摄像头靶压及增益。这3项参数互相影响,对它们的调整实际是对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和灰雾度的调整。在这项调整中笔者发现利用测试卡调整后的图像可以满足腹部、头部及四肢大血管的造影,但不能满足心脏特别是出生数月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造影。原因是胸部反差太大,造影中同时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和肺内小血管的分布,对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和灰雾度要求极其严格。因此,这一步调整是决定图像质量的关键。由于黑电平和摄像头靶压是透视、造影及数字减影的共有通道,而增益是各自独立的6个通道,所以首先在透视状态下调整黑电平和摄像头靶压。调整前应将监视器的亮度和对比度开关及所有通道的增益电位器放在中心位置,在X线管和影像增强器之间放置20CM厚的水模。反复调整黑电平和摄像头靶压,观察透视的测试卡图像到最佳状态,此时立即进行造影,在造影监视器上得到造影的测试卡图像。造影结束后在透视监视器上仍然可见到隐约的测试卡图像,这一点很重要,说明在造影时摄像头上存在足够的影像电子。造影结束后如果透视监视器上见不到少量残存图像,实际工作中造影图像的亮度将不足;造影结束后如果透视监示器上的残存图像过强,实际工作中的造影图像将过亮。至此调整基本完成,可投入实际工作。实际工作中,不同方式的透视、造影和减影图像亮度会存在差异,这时只要利用各自通道上的增益电位器进行微调,完全可以使其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