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医药地理)
确实,中药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此前,曾有研究人员对1618个中成药品种的1618份说明书[禁忌]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说明书中均都设置了该项,其中描述详细内容者697份,约占43.1%,其余56.9%的说明书该项标准为& 尚不明确& 或& 尚无研究资料& 等。
此外,有些中成药批准注册的较早,没有按现代制药的标准去做I、II、III期临床试验,缺乏实验或者文献依据,临床有效性数据和安全数据不足。
因此,很多中药企业和中药品种也在用各种方式进行& 补课& 。
比如步长的稳心颗粒就完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循证临床研究项目;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100万例真实世界研究项目于2017年8月启动;由北医三院牵头发起的有关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市后再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很多中药企业都加强了进入临床路径及疾病治疗指南的工作。
▍辅助用药的遴选标准,十分重要
可以说,制定辅助用药目录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合理用药。是否进入了辅助用药目录,对企业和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一旦进入辅助用药目录,将会面临着被医疗机构严控甚至停用的风险;同时,其以新药遴选进入医院的方式也被限制:比如江苏省的三级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前天(1月22日)发布新药遴选登记通知。通知表示:医院已有一品双规的品种、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未列入医保范围的药品不予登记。
而到如今,辅助用药的定义仍然尚不明确,如何界定,遴选辅助用药就成了业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由于药品和个体的特殊性,药品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的意义不同;有些药,也许在这个疾病上是主力用药,在另一个疾病的治疗上则是辅助用药了。因此,有一部分治疗性用药由于临床上的滥用,就变成了辅助用药。
在国外,也有& 辅助用药& :定义为有助于& 增加主要治疗药物作用& 或& 疾病和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 的药物。比如癌症化疗的辅助用药,用于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
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医药市场存在大量安全无效的& 神药& ,如何根据合理的医疗体系设置,让医生通过临床情况将其选择出来,这才是目录设置的初衷。
因此,通过合理有效的遴选方式,分清楚到底是治疗性药物、辅助性药物还是滥用的& 神药& 就格外重要。
如今,已有大三甲的曝光其遴选辅助用药的标准和原则,我们期待着更细致科学的遴选方式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