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阿尔茨海默症(AD)用药市场依然主要依赖多奈哌齐、美金刚、卡巴拉汀和石杉碱甲4个常用AD用药。针对轻中度AD和重度AD,目前临床首选治疗药物分别是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6.7%和57.6%,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合计已占据超过80%的阿尔茨海默症用药份额。 在帕金森药物领域,左旋多巴类制剂市场增速已经减慢,非麦角胺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份额在大幅增长。其中,普拉克索作为目前首选的该类药物增速迅猛,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0%,2014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已达1.14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的药物普遍已经上市多年,近五年并无新的有影响力的产品上市。 药物研发:机制不明,新药研发活跃 老年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病原因依然不太清楚。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阐明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在内的退行性病变的发病机制,依然是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不过,即便发病机制短期内尚无法解释清楚,新药的研发绝不会停步。根据汤森路透数据,目前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的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和帕金森症用药数量分别为238种和139种;从研究活跃度来看,老年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在研临床药物数量仅次于抗肿瘤,位居第二位。 阿尔茨海默症在研药物从作用靶点来看,研究的目光除了关注乙酰胆碱和NMDA两个传统靶点外,更多聚焦在β-淀粉样蛋白受体拮抗剂、β-分泌酶抑制剂1、5-HT6受体拮抗剂以及tau蛋白等新靶点。 Solanezumab是β-淀粉样蛋白受体拮抗剂类单抗,该药曾被认为是打开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钥匙,但多个Ⅲ期研究失败一度让Solanezumab研究濒临失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该药对于早期患者能改善认知和行为能力,其效果优于已上市药物。 Idalopirdine是新机理药物,作用于5-HT6。Ⅱ期研究显示,该药对于中度AD可以降低核心治疗指标ADAS-cog评分0.77,这一数据也非常不错。此外,verubecestat和AZD-3293已进入Ⅲ期的药品同样值得期待。 帕金森症在研药物依然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主,新靶点中较为关注的包括腺苷A2A受体拮抗剂如istradefylline和tozadenant。此外,基因疗法和神经干细胞疗法也被研究用于帕金森症的治疗。 “十三五”预判:强者更强,前沿药难成主流 这些研究前沿的品种未来五年,也就是“十三五”期间还难以进入主流市场,未来五年国内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用药市场我们预测可能出现以下变化: ★阿尔茨海默症领域市场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考虑到就诊率的日益提高,同时新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5年内在国内上市的可能性不大,故“十三五”期间,多奈哌齐和美金刚还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同时美金刚的国内仿制药会陆续进入市场,也将有助于美金刚的市场份额扩大。 ★帕金森症领域市场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3%,同样考虑到目前帕金森症的就诊率正日益提高而新药在5年内上市可能不大,故“十三五”期间,普拉克索和恩他卡朋作为畅销药市场份额还将扩大,特别是两个产品的仿制药预计将于未来5年获批,将为两个品种市场覆盖提供更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