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服务人口比例配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专职人员,并对全县10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同步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记录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全面开展乡村医生签约式和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乡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师与家庭签订《健康服务协议》,随时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指导、用药咨询、上门诊治等服务。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行“每月一督查一通报、每季度一考核”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明确720名乡医作为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协理员,负责各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累计签约家庭医生12.4万人,签约率达40%;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2.5万份,建档率达到90%,其中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80%。
二是不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县10处镇街卫生院、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150处省统一规划村卫生室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
三是积极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健全能力、健全体系的“双健”为目标,不断提高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医疗技术能力、学科建设及队伍素质。县域内构建起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联合、乡村一体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