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院最贵的牙植体8万元一枚,种一口牙相当于一辆宝马车,这是什么概念?我们现在医疗耗材的费用比较高,所以要呼吁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的产业化。”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医卫45组小组讨论会上,华西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周学东的发言把大家的讨论带入高潮。
呼吁:加速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化、国产化
“我们呼吁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的产业化,特别是医疗产业的国产化。我是一名口腔科医生,如今我们临床使用的耗材有80%以上依赖进口,国产耗材却大都是一次性纸杯、漱口水之类,真为国产医疗器械感到揪心。”周学东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临床上,像B超这样的国产常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质量已经和进口的相差无几,存在的差距在先进性、精密性要求很高的高端医疗设备上。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举例说,就拿目前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来说吧,国产的手术机器人使用起来就不如“达芬奇”来得顺手。
“医疗耗材、设备从进口到国产,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南京一位神经外科医生说:“这几年随着我国对国产耗材、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投入加大,不少耗材质量已经接近进口的了。以支架来说,国产支架价格便宜,质量也过得硬。”
周学东认为,当前,只有实现了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耗材的价格才能降下来,人们的就医成本才能跟着降下来。
观点:医疗也是服务业 需要兼顾市场因素
“宝马车含在嘴里”实际上是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问题。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主任苗毅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本身属于服务业的一部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剧增,在这个过程中要兼顾到市场的因素,如今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完全相同,医疗体系要满足不同层次和人群的健康需求。
苗毅表示,对于有经济条件的人群,我们可以提供高级诊所和高级治疗的服务。但是在整个国家医疗体系中,更大的部分应该是公益,兼顾需要最基本医疗需求的人,比如下岗工人、农民、低保人群,目前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政策来提供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