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泳
近年来,许多男性朋友在体检时发现:有个指标经常会 “超标”——尿酸。尿酸高了,有可能引发痛风;少吃点高蛋白食物,尿酸就能恢复正常……普通人对尿酸指标的认知是否科学?尿酸指标偏高,又将提示身体哪些问题值得警惕?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大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明主任医师。
高尿酸血症20%源于饮食
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高尿酸血症也是人体一种代谢病。一般来说,尿酸指标超过416个单位(u-mol/L)(正常体温情况下),便提示患有高尿酸血症。张明解释,导致人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无非是两方面因素:一是生成过多,二是排出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生成方面来看,又包括内源性生成、外源性生成。内源性生成过多,主要是体内嘌呤分解代谢增加,外源性生成则主要是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
那么什么是嘌呤?专家说,嘌呤属于人体的一种代谢物,一旦嘌呤在人体代谢分解紊乱,就会生成尿酸。需要澄清的是,许多人误以为尿酸高就是吃出来的,其实不全是如此。研究发现,通过饮食途径产生的尿酸仅占人体内尿酸总量的20%,饮食并不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来源;余下80%的尿酸,来源于体内嘌呤代谢过程中的人体自身合成。张明说,尿酸高也有遗传性,有的人自出生时就有高尿酸血症,他们主要是因遗传突变,导致主要的限速酶功能缺乏或失调,继而使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尿酸生成过多。
尿酸高对肾脏会有副作用
高尿酸血症到底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许多人对痛风性关节炎较为熟知。专家介绍,尿酸过高积成尿酸结晶,易在关节部位“沉淀”,由此造成痛风性关节炎;大脚趾的末梢关节更易“沉淀”尿酸结晶,因此,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病,大多表现为大脚趾异常疼痛、难以行走。首次发病后,之后发病间隔时间有可能缩短,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数据显示,上海地区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7‰,20至30岁的男性发病者正逐年增加。
然而,痛风性关节炎并不是高尿酸血症的最大危害。尿酸一旦超过500个单位,就可能对肾脏产生影响,如果持续不进行干预,最终将导致尿毒症、肾衰竭等,这才是高尿酸血症真正的“骇人之处”。专家列出尿酸偏高的警示数值:尿酸处于416-500个单位之间,可通过饮食干预,使尿酸水平恢复正常;尿酸大于500个单位,必须前往医院诊治,必要时加以药物干预。张明说,临床上常看见尿酸高达700、800,甚至1000个单位的病人,但他们从未发过痛风性关节炎;由此看来,通过是否痛风来判断病情是否严重并不科学,针对尿酸检测值有的放矢制订治疗方案,才能实现药到病除。
高尿酸血症不能根治可控制
高尿酸血症该怎样合理控制、及时干预?专家列举:饮食方面应尽量选择低嘌呤、低蛋白食物,减少代谢负担,少吃动物内脏、豆制品、鱼汤、肉汤等;生活方式上,应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避免机体自身出现代谢紊乱;此外,舒解精神紧张、减缓身体疲劳状态,能防止痛风的发生。对于已发生痛风性关节炎的病人,不同时期也可选择不同膳食:急性期内,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可选牛奶、鸡蛋为膳食中主要优质蛋白质来源,吃蔬菜水果,限制脂肪摄入;缓解期内,可给予正常平衡饮食,以维持理想体重和正常血尿酸水平。由于蛋白质摄入能加速痛风患者尿酸产生,蛋白质每日不宜超过1克/公斤体重。脂肪的限量则需长期坚持。
专家强调,所有代谢综合征只能控制、无法治愈;市面上介绍“根治高尿酸血症”的宣传广告,并不科学,谨防上当受骗。不过,高尿酸血症通过药物控制后可以实现停药,病人无需终身服药。
名医档案
张明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科副主任,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痛风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痛风专病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乳腺病,尤其擅长对痛风的诊疗与研究。主持痛风专科20余年,采用以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高尿酸血症,既避免了长期服用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起到了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主持中管局、上海市科委课题各1项、上海市教委课题2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3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1项,在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论文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