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菲康公司生产的“UFEPAK10”除颤监护仪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医用仪器,在一次故障维修中,我们针对其设计缺陷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监护仪故障现象:通电后显示屏上无波形,用人体干扰法,本机“CAL”信号自检均无效,判断为前级放大器故障。
监护仪故障维修:拆卸后先测前级隔离电源±15v输出,实际为±8v,接着测电源变换器U30,供电电压15v正常,然后测量由U30的输出驱动的两只场效应中功率管Q23、Q24,发现Q23栅极有电压驱动时,Uds间无脉冲波形,因市场上购买部到原器件VNO106N3,所以用C2383硅三极管在基极串联一只3.6K电阻组合后替代Q23场效应管,供电电压恢复到±15v,监护仪工作恢复正常。
三、显示屏上干扰排除一例
监护仪故障现象:在以后的使用中,若导联线不接到患者时,显示屏上常出现一条宽带状干扰波。因该监护仪在我院救护车上专用,出现的这种波形容易在使用中引起患者与医院的矛盾,所以必须加以解决。
查找过程:该带状干扰出现后,测量前级放大器U41的输出有干扰波形存在,用示波器继续查找,发现干扰来自隔离电源的输出纹波,我们先后采用更换或加大滤波电容都没有明显效果。
监护仪改进方法:切断原TP13和TP14的各自连接,分别接入18L12AC和79L12AC各一只,取得满意的效果,该监护仪出现显示纹波故障后,跟换前置放大器组建需要昂贵的费用,所以我们采用了改进方案。
分析:该监护仪前置放大采用模块组建,输入租抗很高,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共模抑制比下降,输入电源纹波被耦合到放大器输入端,经放大器输出后,在显示屏上出现干扰纹波,导联线接入时,放大器等效输入阻抗降低,电源纹波被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抑制,所以屏上干扰波纹消失。而采用稳压电路后,纹波进一步减小,所以不会有纹波干扰被显示。
http://www.aibaoyl.cn/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