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进癌变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方面。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 0.06—0.07mg/m3 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达到 0.1mg/m3 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 0.5mg/m3 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 0.6mg/m3 ,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进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 30/m3 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引起鼻咽癌、结肠脑瘤、细胞核基因突变、抑制 DNA 损伤修复、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可以引起白血病。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2002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与卫生部联合颁布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并于2003年3月1日实施,如下表:
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参数类别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
1
物理性
温度
℃
22~28
夏季适用
16~24
冬季适用
2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适用
30~60
冬季适用
3
空气流速
m/s
<0.3
夏季适用
<0.2
冬季适用
4
新风量
m3/h.人
30
5
化学性
二氧化硫 SO2
mg/m3
0.15
1小时均值
6
二氧化氮 NO2
mg/m3
0.24
1小时均值
7
一氧化碳 CO
mg/m3
10
1小时均值
8
二氧化碳 CO2
mg/m3
室外空气以上1260
8小时均值
9
氨 NH3
mg/m3
0.20
1小时均值
10
臭氧 O3
mg/m3
0.16
1小时均值
11
甲醛 HCHO
mg/m3
0.1
1小时均值
12
苯 C6H6
mg/m3
0.11
1小时均值
13
甲苯 C7H8
mg/m3
0.2
1小时均值
14
二甲苯 C8H10
mg/m3
0.2
1小时均值
15
苯并[a]芘 B(a)P
ng/m3
1
日平均值
16
可吸入颗粒 PM10
mg/m3
0.15
日平均值
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
0.6
日平均值
18
生物性
细菌总数
cfu/m3
2500
依据仪器定
19
放射性
氡 Rn
Bq/m3
400
年平均值
·警惕家中甲醛“杀手”
刺激作用:甲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可使人眼部干涩、流泪、视力模糊、鼻黏膜水肿、咽喉不适、皮肤瘙痒。
毒性作用:可引起头晕、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损害,腹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等消化系统损害,咳嗽、胸闷、气喘等呼吸系统损害。还可导致免疫力下降、月经紊乱、不孕症、新生儿畸形等,儿童和孕妇对其尤为敏感。
致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甲醛既是致癌剂又是促癌剂,有可能导致鼻咽癌、肺癌、皮肤癌、白血病、结肠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