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阻抗明显下降:人体组织是可导电体,在电学上具有电阻和电容特性。组织对不同频率电流的电阻不同:对低频电流的电阻较高,随着频率的增高,电阻逐渐下降。
2、无电解作用:中频电流是交流电流,无正负极之分,因此电极下没有电解反应,没有酸碱产物产生,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患者能较好地耐受和坚持长时间治疗。中频电疗时可使用薄衬垫。当然半波中频电流是有极性的,有电解作用。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中频电流的频率大于1KHz,脉冲周期小于1ms,因此一个周期的电流不能引起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只有综合多个周期的连续作用并达到足够强度时才能引起一次强烈的肌肉收缩。对感应电已不能引起兴奋的变性的神经,中频电流仍可引起兴奋。
4、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的特点:等幅中频电流的幅度无变化,易为人体所适应。为了克服中频电流的这一弱点,可以采用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即用0~150Hz的低频来调制中频,使中频的幅度产生低频的变化。这样的中频电流没有低频电的缺点(如作用表浅、对皮肤刺激大、有电解作用等),又兼具了低中频电流的优点:人体组织的阻抗明显下降;不发生电解;患者能耐受较大强度的电流;电流的频率、波型、幅度可不断变化,患者不易产生适应性;刺激神经肌肉,可产生较强的肌肉收缩;整流后的半波中频电流可做药物离子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