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怎么治最有效?很多人都在探寻褥疮治疗的方法企图解决如何根治褥疮的难题。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褥疮治疗的过程中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之处和疗效。
中药治疗褥疮:
1。用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每支0.6g),首先将局部皮肤清创消毒后,根据褥疮大小和轻重程度,用双黄连0.6~2.4g均匀涂在褥疮溃疡面上,覆盖无菌纱布,每日1次,15~20天为1个疗程。
2。将地骨皮15g,煅炉甘石粉15g,滑石粉15g,乳香6g,生黄芪25g,当归18g,苍术10g,黄柏10g,白芨15g,没药6g研制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备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创面用优锁儿液湿敷或过氧化氢冲洗,肉芽水肿用生理盐水清洗,在用3%高渗盐水湿敷后将生肌透脓散涂于创面,然后用纱布包扎。每日2次。
3。七厘散治疗方法:首先将患处进行清创,除去坏死组织,并用碘酒、酒清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然后将七厘散均匀散布于疮面上,其厚度以隐约可见基底部为准,然后再盖上凡士林纱条,最后以敷料包扎。治疗初期,创面渗出液较多,若敷料浸透,既予更换敷料,3天后渗出液明显减少。每天换药一次,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在清理创面后,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将呋喃西林纱条或庆大霉素纱条置于患处,隔日换药一次。
西药治疗褥疮:
1.利福平
临床主要用于抗结核治疗,有研究者将其用于Ⅱ度褥疮治疗,方法是打开利福平胶囊,用无菌棉签蘸取利福平粉适量,均匀地涂布于褥疮创面上,使创面完全被药物覆盖,并保持创面充分暴露,每日3 次。或者是先用生理盐水清洗褥疮创面,把利福平粉洒在浸湿的生理盐水纱布上呈一薄层,纱布紧贴创面,药粉面朝向体表面,外面再覆盖敷料包扎,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同时若使用红外线灯烤或氦氖激光照射,应与药物涂布错开时间,以免利福平遇光变质。
2.红霉素
常用的抗菌药,在空气中有吸湿性,外用有利于保持创面干燥,控制感染。治疗时可取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0.3克,以灭菌注射用水6 毫升溶解成5%的红霉素溶液,根据创面大小用无菌注射器吸药液适量,均匀喷洒在创面上,每日两次。喷药约两分钟后用60瓦烤灯以适宜温度照射10~15分钟,待创面愈合较好时,用药间隔可改为每日1 次。
3.呋喃唑酮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治疗褥疮时,可将呋喃唑酮片压成细粉末,感染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然后将粉末撒于褥疮面上,最好暴露创面,不加压,一般创面隔1~3天换药一次,较大面积感染每1~2天换药一次。
4.甲硝唑
又名灭滴灵,主要用于抗阿米巴病、抗滴虫、抗厌氧菌治疗,外治褥疮时,须将甲硝唑药片磨成细腻均匀的药粉,均匀地涂在经清创的褥疮表面,较深的褥疮可将甲硝唑粉直接倒入疮内填平,再将灭菌纱布覆盖疮面,用胶布贴牢,每天换药1次,渗出多者可每日两次换药。
5.百多邦
即莫匹罗星,为局部用抗菌药,适用于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治疗褥疮时,要先清除褥疮局部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用75%酒精消毒褥疮周围皮肤,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褥疮创面,待干后创面涂上百多邦软膏,每天3次,Ⅱ期患者不需覆盖,Ⅲ~Ⅳ期患者外加无菌纱布覆盖。
6.聚维酮碘
又名碘伏,0.5%聚维酮碘局部应用治疗Ⅱ、Ⅲ期褥疮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后,再用棉签或棉球蘸取聚维酮碘轻涂于创面及周围皮肤,每日2~3次,一般暴露创面,感染严重者用无菌敷料覆盖,同时用红外线局部照射20分钟,每日两次。
7.新洁尔灭
具有阳离子表面活性的消毒防腐剂,对各期褥疮有较强消炎作用,因此能预防和治疗褥疮,用法简便,即取药液直接涂于患处,每日3 次~5次不等。
8.蒙脱石
有吸附、收敛作用,能促进褥疮创面上皮细胞再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伤口愈合过程。治疗时,先用生理盐水清创,清除腐败组织,再用75%酒精消毒褥疮周围皮肤,然后用思密达1袋(内含3克)加无菌蒸馏水10毫升调和均匀后,直接涂于褥疮创面(用量可根据创面的大小调整),或覆盖于创面,每日两次,用药后宜暴露创面。
9.糜蛋白酶
可消除创面的脓液、积血和坏死组织,起到净化创面,消炎、消肿、减少局部分泌和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治疗方法:先用0.5%碘伏消毒创面,待创面干后,用无菌棉签蘸糜蛋白酶粉末涂于创面,外敷无菌敷料,每日换药1次。
10.硫糖铝
有制酸、收敛、保护黏膜等功能,用于褥疮时,先常规消毒疮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洗疮面,氧气经湿化过滤后,流量为每分钟5 ~6升,直接吹拂疮面15分钟,再把硫糖铝粉洒一薄层在湿润的生理盐水纱布上,含药粉的纱布紧贴疮面,外面再覆盖敷料包扎,根据创面情况,每天换药1~2次。
中西药结合治疗褥疮:
高的软膏为褥疮类、溃疡长期不愈类非处方药外用,可镇痛、抑菌、抗炎消肿、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用于促进疮口快速愈合,适用于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亦适用于静脉曲张、深浅静脉炎、血栓性深静脉炎、淋巴管阻塞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的在患肢的小腿内侧、外侧、胫前、胫后、踝部出现的溃疡;亦适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或)深部组织的破坏。http://www.aibaoyl.cn/list.php?catid-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