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戴用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视力也越来越差,因此推断戴用助听器后听力也会越来越差。
想想看,如果需要又不戴眼镜,视力会提高、维持不变还是会继续下降?
老花眼而不戴花镜,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同样会越来越重。这是视力功能退化的必然结果;大学生近视而不戴眼镜,近视的程度也会加重,而且加重得更多。这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需要视力。需要而没有眼镜的帮助,只能导致视觉的过度疲劳,加速曲光不正的进程。
听觉也一样。需要而不用助听器,只会加重听觉困难,加速听觉退化过程。反过来说,戴用适宜的助听器本身,不会导致听力越来越差。
典型的老年人耳聋(老年聋),双耳的听力损失几乎是相同的。出于种种原因,不少老年人只用单耳助听器,而且多数只选择一侧耳戴用。研究表明,长此以往,双耳的听力状况会出现差距:戴用助听器一侧耳的分辨能力明显好于对侧。这可以简单地用“用进废退”的道理来解释。戴上了助听器的一侧耳,用得多、听得好,功能也维持得好;而没有戴用助听器的那侧耳,由于用的少、听得差,功能便退化得快。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是,没有配用助听器的老年聋人,总是尽量避免和别人打交道,尽量不参加社交活动––他们怕听不清,也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他们的听觉功能也正因为如此而退化进程加快。从这个意义上讲,助听器不会加重原有的耳聋程度,反而有助于延缓听觉退化的进程。
有一种情况例外––耳聋听力残疾人戴用了不适宜他们使用的助听器。300度的近视眼戴用800度的近视镜显然有害而无益。助听器也是如此。所以,助听器也需要验配,而且是比眼镜更复杂、更细致的验配。确切地说,戴用经过准确验配的适宜的质量合格的助听器才不会加重耳聋的程度,才有利于减缓耳聋进程。
戴上助听器会不会摘不下来
许多人担心助听器戴上以后“摘”不下来,害怕对助听器产生“依赖”。应该承认,的确有一部分听力残疾人一旦拥有便再也离不开助听器。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如果不是强迫,正常听力的人不会戴用助听器,也不会产生依赖行为,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眼镜的帮助。一些听力损失并不严重的助听器听力残疾人也只是在必要或重要的场合(比如会客或主持某些会议)才使用助听器,并非“摘不下来”。只有那些从助听器戴用中获得了莫大益处的听障听力残疾人才会离不开助听器。“离不开”、“摘不下来”意味着助听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听力残疾人的听觉状况,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与此不同的是,初次使用助听器的听障听力残疾人中有些人不能适应,抱怨堵塞感、异物感太强,抱怨声音不够真实清晰。造成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比如验配失当、产品质量低劣、心理期望过高等等。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缺少必要的适应性训练。
尽管出现了听力障碍,在使用助听器之前,这些听力残疾人一直在用自己的耳朵听,获得的是“真实”的听觉信息。而戴用了助听器,听到的却是些并不熟悉的声音,他们因此而一时不能适应。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让助听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助听器适应性训练并不复杂,总的原则是坚持戴用分步适应。从每日戴用时间上讲,宜从短到长;从音量调节上看,宜先小后大;从交际环境说,宜先安静后嘈杂、先简单后复杂。如此循序渐进,才能够帮助听力残疾人尽快度过适应期,使助听器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一旦如此,相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戴上的助听器摘不下来”。
http://bbs.aibao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