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糖尿病联盟和组织制定的糖尿病管理指南中,HbA1c都是起始和改变治疗的最重要参考指标,并且有明确的治疗目标。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ACE)的糖尿病管理临床指南中指出首先需要根据患者当前的HbA1c水平、空腹及餐后2h血糖评价血糖控制情况、制定治疗模式,并在随后的2~3个月坚持调整治疗以使HbA1c 达到控制目标,即HbA1c≤6.5%,如果2~3个月的治疗后血糖没有达标,需要采用更强有力的治疗。在AACE所建议的药物治疗方案中HbA1c更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根据HbA1c水平,AACE的治疗建议指出,从未使用过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HbA1c为6%-7%,需要起始一种药物治疗;如果HbA1c为7%-8%,需要开始联合治疗;如果HbA1c为8%-10%,需要起始进行强化的联合治疗以控制空腹及餐后的高血糖,并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在HbA1c水平高于10%时需要起始或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
2009年ADA/EASD(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联合制定的高血糖控制共识及ADA糖尿病管理规范中,虽然明确对某些病人需要设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但对一般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仍然建议将HbA1c≥7%作为引起重视、采取行动起始或改变治疗的一个切点,行动的目标就是使HbA1c达到<7%。
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将HbA1c的控制目标定为<6.5%,并指出对于那些难以达到这个控制目标的患者任何HbA1c的改善都能带来获益,而且需要根据血糖水平、血糖稳定性及治疗方式调整每2~6个月监测一次HbA1c。只有在不适合或没有条件进行HbA1c检测的情况下,才建议采用其他适当的血糖监测方式,例如果糖胺。并建议,在HbA1c>7.5%时通常需要考虑起始胰岛素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the World Health OrGS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WHO/WPRO))宣言中将HbA1c的控制目标定为≤6.5%。中国糖尿病指南同样指出HbA1c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标,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HbA1c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并将HbA1c的控制目标定为<6.5%
WHO/WPRO 建议的血糖控制目标
IDF2007餐后血糖管理指南中建议的控制目标
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糖尿病人治疗目标应该是使血糖水平正常化。DCCT研究结果表明稳固的血糖控制可阻止和延迟糖尿病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如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和肾脏病变。有糖尿病的人如果接受强化的血糖控制(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可下降76%、54%和60%,随着HbA1c的升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均增加(图3)。在UKPDS研究中,HbA1c每降低1%,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下降21%,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1%,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4%,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降低14%,中风的发生风险降低12%,微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37%,白内障的发生风险降低19%,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截肢或死亡风险降低43%,心衰的发生风险降低16%
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危险与HbA1c的关系
一些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年龄非常小者或老年患者,以及合并有其他严重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可能要采用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并且在治疗中因人而异,包括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与糖尿病关护小组的合作,转诊给内分泌专家,改变治疗药物,开始或加强自我血糖监测以及患者与医生间更频繁地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