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电子仪器(2)人工心脏等用来维持生命的医疗电子仪器(3)心电图机等佩戴式医疗电子仪器原因:以上述医疗电子仪器一起使用可能会危及生命。
六、参数解析:
(1)身体脂肪率:
指在体重中,身体脂肪(脂肪的重量)所占的比例。
身体脂肪率(百分比)=[身体脂肪量(Kg)÷体重(kg)]×100
身体脂肪率标准对照表:
身体的脂肪率在30百分比以上。你体内已经囤积了多余的脂肪,再不采取行动的话,你会越来越胖。体脂肪率超过30百分比算是肥胖,不仅外表看起来臃肿,也容易患各种疾病。
体内脂肪率在25百分比-30百分比之间。你看起来虽然不胖,但很结实。这可能也说明你正一步步向肥胖靠近,赶快改变饮食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开始做运动。
脂肪率在25百分比以下。虽然目前你仍很苗条,但保持好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保持你良好身材的最佳途径。
(2)BMI指数
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
其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当BMI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
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如:
1、未满18岁;
2、是运动员;
3、正在做重量训练;
4、怀孕或哺乳中;
5、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那么BMI的指数对你不适用。
如果你认为BMI算出来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你的体重问题,请带着结果与你的医师讨论,并要求做体脂肪测试。
(3)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随着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动。男子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女子高,幼年比成年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一般来说,基础代谢率的实际数值与正常的平均值相差10-15百分比之内都 属于正常。超过正常值20百分比时,才能算病理状态。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基础代谢率比正常标准低20-40百分比;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比正常标准高出25-80百分比。其他如肾上腺皮质和脑下垂体机能低下时,基础代谢率也要降低。
简写为B.M., 机体生命所需的最小功率。为了排除因肌肉工作、精神活动、食物消化以及对外界温度变化进行体温调节所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称机能性消耗),被测定者要保持绝对安静和绝食(人是12―18小时不进食),以临界温度下的消耗能量作为基础代谢量。成年人1天的基础代谢量,日本人为1200―1400大卡(kcal),欧美人为1500―2000大卡,但由于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的影响,卡数并不是绝对的。
基础代谢率随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化。当甚情况相同时,男子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女子的高;幼年人比成年人的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但是,同一个体的基础代谢率,只在测定时的条件完全符合前述的要求,则有不同时日重复测定的结果基本上无差异。
我国人正常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
(4)内脏脂肪指数
我们通常所说的脂肪是存在于皮肤下面的,叫做“皮下脂肪”。而内脏脂肪位于身体内部,它围绕着人的脏器,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
体内脂肪会破坏人体内部的信息传导系统,被脂肪包裹的内脏器官会向身体输出错误化学信号,致使器官内部也开始囤积脂肪。人体器官内部一旦形成脂肪堆积,就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机会,进而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内脏性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被称为“死亡四重奏”,而内脏脂肪也被称作“危险的脂肪”。
内脏性肥胖的判断标准
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腰/臀比: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男性>0.90,女性>0.80。(因为内脏脂肪堆积一般都会导致腹部肥胖,因此,腰围和腰/臀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是否存在内脏肥胖。)
腹腔内脂肪面积:进行CT或者磁共振扫描,然后利用特殊的软件,计算出腹腔内脂肪的面积。这个数值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内脏脂肪堆积的程度。在日本,把腹腔内脂肪面积>100平方厘米诊断为内脏性肥胖。在我国,还没有相应的诊断标准。但研究发现,中国人腹腔内脏脂肪面积达到80平方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发生日本人内脏脂肪面积在100平方厘米时的代谢异常。
内脏脂肪指数标准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