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心律、血压、血糖始终处于波动之中,对这三大身体指标的掌控一直是医患共同关注的棘手问题。众所周知,心脏的心电信号有记录24小时变化的动态心电图,血压也有记录24小时变化的动态血压测定仪,唯独血糖连续动态的波动鲜有监测的技术和设备。其实,动态血糖监测早在1999年6月就获得美国FDA批准运用于临床,国内于2001年被批准应用于临床及研究中。10年来,这项技术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指导制定更加精细、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日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进一步规范及推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合理应用。
上海市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伟平教授介绍,最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手指血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手指血测血糖犹如“盲人摸象”,很多患者认为监控了餐后或空腹时的血糖就足够了,但这只反映了患者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但反映的是过去2至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对于调整治疗后的评估存在“延迟效应”,同时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动态血糖监测与以上两者相比,犹如“摄像机”和“照相机”,前者能获得动态的“电影”,后者仅仅是静止的“快照”。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由葡萄糖感应器、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器和分析软件等部分组成。通过注针器把感应器植入受检者腹部脐周皮下,与皮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3天后取下感应器,经信息提取器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用专门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获得患者3天内血糖连续动态变化的报告。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由葡萄糖感应器、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器和分析软件等部分组成。通过注针器把感应器植入受检者腹部脐周皮下,与皮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3天后取下感应器,经信息提取器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用专门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获得患者3天内血糖连续动态变化的报告。
上海市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伟平教授介绍,最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手指血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手指血测血糖犹如“盲人摸象”,很多患者认为监控了餐后或空腹时的血糖就足够了,但这只反映了患者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但反映的是过去2至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对于调整治疗后的评估存在“延迟效应”,同时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动态血糖监测与以上两者相比,犹如“摄像机”和“照相机”,前者能获得动态的“电影”,后者仅仅是静止的“快照”。
24小时内,心律、血压、血糖始终处于波动之中,对这三大身体指标的掌控一直是医患共同关注的棘手问题。众所周知,心脏的心电信号有记录24小时变化的动态心电图,血压也有记录24小时变化的动态血压测定仪,唯独血糖连续动态的波动鲜有监测的技术和设备。其实,动态血糖监测早在1999年6月就获得美国FDA批准运用于临床,国内于2001年被批准应用于临床及研究中。10年来,这项技术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指导制定更加精细、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日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进一步规范及推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合理应用。
http://bbs.aibao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