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壳、尘螨、地衣的细胞壁,甚至于寄生虫坚硬的内脏,都是由一种多醣类-几丁质(chitin)所组成,而几丁质或许也是造成气喘的元凶。霍华休斯医学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HHMI)的Richard M. Locksley教授在动物模式中发现,每年由昆虫、真菌或寄生虫产出的数十亿吨几丁质也会引发气喘。此研究发表于4月22日的Nature期刊。
虽然人类及其它脊椎动物不会生产几丁质,但我们体内却装配有辨识及消除几丁质的酵素,当曝露于含有几丁质的环境时,体内固有的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就会启动一连串的反应,产出名为acidic mammalian chitinase (简称AMCase)的酵素,最后将这些几丁质分解。但研究显示:若人体内的AMCase酵素若活性较差或已失常,则很有可能引发气喘症。
研究人员利用蛔虫叮咬小鼠的实验(因为蛔虫会利用咽头合成几丁质),来观察小鼠肠道的免疫反应,同时也将几丁质曝露于环境中观察小鼠肺部免疫反应的情况,结果发现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用相同的策略来对付入侵的几丁质,能产生IL-4及IL-13的细胞,包括:嗜伊红血球及嗜碱性血球等,都会进入肺部组织攻击入侵的几丁质。
研究人员也发现另一个现象,当小鼠比平常产生更多的AMCase时,免疫反应的强度就相对的减弱。此外,若在散布几丁质前先给予小鼠足量的AMCase酵素,就能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Locksley教授认为:「AMCase酵素或是海洋生物或细菌中提取的几丁质分解酵素,应该都能降低由几丁质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Locksley教授表示:「这份研究指出几丁质应该是环境中致气喘的重要元凶之一,同时也阐述了AMCase酵素在抑制气喘机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当人体没有足够的酵素来分解入侵的致敏源,便会引发不当的免疫反应,而造成过敏或气喘。渔产贝类加工厂的工人得到”螃蟹致气喘症”(crab asthma)的机会就比一般人高出25%之多,就是一个最好的实证。未来的研究重点将观察人体肺部曝露于含有几丁质环境时的反应,同时也将观察气喘病人的AMCase酵素是否已有变异。」
(编译/陈瑞娟) (资料来源 : HHMI)
原始出处:
Chitin induces accumulation in tissue of innate immune cells associated with allergy
Tiffany A. Reese, Hong-Erh Liang, Andrew M. Tager, Andrew D. Luster, Nico Van Rooijen, David Voehringer, Richard M. Locksley
Nature 447, 92 - 96 (03 May 2007) Letters to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