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不胜酒力,抑或千杯不醉,可能都与一个特殊的基因相关,而它的变异则直接影响到人体和动物对酒精的反应。
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在1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实验结果证明果蝇体内的一种基因决定了它对酒精的忍耐度,而人体中也存在类似的基因。它的发现将可以揭示酗酒的根源,并为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果蝇放进一个圆柱体内,柱壁上错落安置几个台阶。科学家向圆柱体中释放酒精蒸气后,果蝇像人喝过酒一样,缺乏协调和丧失平衡能力,从高处的台阶一节节往下跌落。最初,果蝇跌落到圆柱体底部平均耗时20分钟。4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又对同一批果蝇重复实验,一些果蝇对酒精的耐受程度提高了,跌落到底部平均耗时提高到28分钟。而另一些果蝇则保持不变,仍然在20分钟左右就跌落到了底部。
经过研究发现,对酒精耐受程度一直保持不变的果蝇体内,有一个基因发生了变异。研究人员将该基因命名为“宿醉”。
他们还发现,“宿醉”基因与果蝇对光、热等的忍耐力也有关系。因为人体中存在类似基因,因此该基因的发现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些人对外界的忍耐力大,酒量相应也大的事实。
看起来好像不可能,但果蝇的确可用作研究由酒精诱导的行为的一个模型。暴露于一种被称为inebriometer的装置(该装置看起来像一种玻璃冷凝器)中的乙醇蒸气,它们的身体会失去控制,并在20分钟内沉降到管子底部。重复的酒精消耗会导致耐受性,但在具有一种新发现的突变的果蝇身上却不会产生这种耐受性。具有这种“宿醉突变”的果蝇寿命也缩短了,并且更易受热和杀虫剂等压力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细胞和系统压力有助于哺乳动物产生与药物和上瘾有关的行为,这些研究工作也表明该作用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保留了下来。
“酒鬼!”妻子对着丈夫怒喊道,而丈夫却表现出一脸无辜。
科学家告诉人们,爱喝酒也许并非他们的错。因为据《每日健康报告》8月10日报道,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果蝇染色体里有一种“嗜酒基因”,嗜酒如命的人很可能也是被相似基因“残害”的。
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日前用果蝇做了试验。他们把果蝇放在一个充满酒精蒸汽的空间里,结果果蝇表现出的结果差异很大,一些果蝇对酒精有很强的抵抗力,按人类的说法来说就是酒量很大,而一些果蝇则很快就“醉晕”了。随后科学家对果蝇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能“喝酒”的果蝇身体有一种基因,科学家戏称为“嗜酒基因”,而不能“喝酒”的果蝇就缺少这种基因。这种遗传基因能使果蝇抵抗酒劲,还能使其对酒精依赖并成瘾。更重要的是,有这种基因的果蝇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如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这说明了该基因对适应压力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果蝇只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但从遗传学角度讲,果蝇基因却和人类基因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果蝇“嗜酒基因”的发现将对研究人类酗酒有重要突破。北卡罗莱纳大学精神病学教授詹姆士-加伯特博士表示,人类体内很可能也存在相似的“嗜酒”基因,驱使人们酗酒。科学家将寻找这些基因,并通过研究认识这些基因如果驱使人们酗酒。
加伯特博士还表示,这次发现有力证明了人们对酒的喜好和酒量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