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冰川已经成为全球退缩最快的冰川之一,而这将最终导致中国、印度和尼泊尔地区成千上万以冰川融水为生的人群面临巨大的灾难。这是记者最近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获得的消息。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喜玛拉雅冰川、冰川退缩及其对尼泊尔、印度和中国影响》指出,喜玛拉雅冰川退缩的速度正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速。报告显示,这一地区的冰川正在以平均每年10~15米的速度退缩。
“喜马拉雅冰川的急速退缩首先将导致河流来水量急剧增加,同时会导致大范围洪水暴发。”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项目主任Jennifer Morgan说,“但是,几十年后这种现象将转变为河流水位下降,也意味着中国西南部、尼泊尔和印度北部将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和环境灾难。”
报告特别指出了两个参会国家——中国和印度即将面临的潜在威胁。在这两个地区,冰川的退缩已经开始显示出非常严峻的影响,洪水的泛滥、湿地的退缩和河流系统的不稳定将成为主要问题。
“好消息是,缓解气候变化、增强能源安全和满足发展需要的办法现在就在我们的手边,但是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实现这种进步。”Jennifer Morgan说,“各国应该开始认识到,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和发展的巨大威胁,各国应该达成共识,将温度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青藏高原冰川支持着亚洲7条最重要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湄公河(澜沧江)。青藏高原冰川的融水确保了这一地区数以亿计人口终年的水源供应。随着冰川融水的减少,这些地区水利利用潜力将大大下降,同时将导致工业受到极大影响,农作物产量也会因为灌溉的减少而减产。
在中国,青藏高原的湿地呈现退缩趋势,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流补给水源减少,同时沼泽湿地也呈现退化趋势。在尼泊尔,每年平均气温升高达到0.06摄氏度,尼泊尔3条主要依赖雪水补给的河流都呈现出水位下降的趋势。印度Gangotri冰川,支撑着印度最大的河谷盆地,正在以每年23米的速度退缩。
对于中国的青藏高原,20世纪90年代以来,冰川退缩强于20世纪的任何一个时期。1989年在青藏高原的冰川考察表明,藏东南地区冰川退缩强烈,最明显的例子是藏东南的则普冰川和卡青冰川。报告表明高亚洲冰川全面退缩的核心原因是全球变暖。
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相关政府机构对气候变化应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潜在的生态灾难和社会经济损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气候变化与能源项目主任甘霖博士强调:“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是自然生态极为脆弱的区域,冰川退缩和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自然和人文灾难。中国的西部开发战略需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并对此给予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