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呼吁建立结构基因组计划
(2003-10-13 10:19:22 6)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李斌)结构生物学尤其是结构基因组学近年来迅速崛起。我国科学家日前呼吁,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结构基因组计划,以测定更多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在生命科学和新药研发之间开通“特快列车”。
近一二十年来,结构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许多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核酸和酶的分子三维结构被相继阐明。在此基础上,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为进一步开展药物分子设计、计算机模拟“筛选”提供了条件。
结构生物学从原子和分子结构水平上研究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利用衍射晶体学、核磁共振和电镜等方法测定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国际蛋白质结构银行中已含有数以万计的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其中包含数千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测定,对新药研究影响非常大。随着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计划的兴起,将会有大量的新蛋白产生。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小组正加紧研究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新方法和技术。以测定基因的产物——蛋白质结构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也因此成为近年来结构生物学中最主要的热点。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国际协作性项目,结构基因组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测定人类全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北京大学来鲁华教授说,美国、日本及欧洲的各国政府为此均投入巨资开展研究,一些私人企业及基金会也积极参与。美国2000年9月就启动了“蛋白质结构启动计划”,前5年的投资额为3000万美元,计划在10年内测定1万个蛋白质结构。2000年4月,第一届国际结构基因组研讨会在英国召开,探讨研究策略及国际协作的可能性。
“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结构基因组计划,提出我们自己的结构基因组研究策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来鲁华等专家呼吁,针对我国在人类基因组测序方面的情况,蛋白质结构测定应尽量集中在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或我国特有的动植物及微生物资源上。(完)
稿件来源: 新华网